9月23号,东曲矿井下,860东翼大巷。
一排排悬挂在头顶的防爆灯延伸至巷道的深处,几乎连成一道笔直的光线。一名送饭工肩挑着饭包走来,他的到来意味着此时已是中午时分。几个饥肠辘辘的工人将送饭工围住,帮忙卸饭包的同时,迫不及待地询问起今天的班中餐是什么菜。
“烩菜火腿加馒头”送饭工笑着说,紧接着又问:“对面坡上那几个人是哪个队的?”
“不是咱们队的,好像是通风的,干了一上午了也没见歇一歇,一个个跟牛似的。”一人咬着馒头回复说。
只见远处,那一行人仍未停下手里的活儿,只听得几声震天的喊声在巷道里久久回荡。
“拉!——拉!”
通风监测队班长元文亮用力挥动双臂,大喊着,手中紧握的光缆随之拉动了一米,然而对于总长度近2千余米的光缆,一米的长度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
最近几年,东曲矿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的发展迅速,矿井信息化服务功能不断提升。近日应上级要求,为矿井多个钻场地点的光纤摄像机布设光缆,通风监测队下井职工几近全员出动。860东、西翼大巷各分派8人,分别布放俩千余米光缆,以满足日后网络连接的需求。
光缆的铺设与电缆不同,光缆中包裹着数十根光纤,每一根光纤如同头发丝粗细的玻璃丝,稍有差池,便会造成光纤的损坏,即使是钢丝铠装的光缆同样马虎不得。
班前会上,监测队长王忠亮重点强调,光缆必须由缆盘上放出并保持松弛孤形,布放过程不能扭转,严禁打小圈和浪涌等现象。
没有牵引机,没有临时滑轮架,数千米的光缆全靠人力铺设。同时,人力铺设也是出于进一步保障光缆布放的安全。人力铺设光缆依赖双臂的力气拉拽,必须配合紧密,需要众人同时发力。由于光缆长度长,人员间距近200米,每一次拉拽,元班长都不得不大声嘶吼,以便每一个人都听到口令。正是凭借一次次用力挥动出那一米微不足道的距离,元文亮一行人硬是一点点铺完俩千余米的光缆。工作结束时,众人已是汗流浃背,浑身上下都像被浸在水里。
“元班长,今天的这活儿全是因为你费了大劲了。”一个人笑着说。
蹲在陡坡石梯上歇息的元班长已经嗓音沙哑,累得说不出话来,脑海里却始终心心念念着近几个月发生的事情,以此支撑着自己对工作的那份认真和执着。
事情的起因要从六月十二号的一次会议说起。
那天通风科会议室里坐满了人,团委领导正安排组织一场导师带徒活动的签订仪式。不同以往的是,此次活动增添了“敬茶拜师”的环节。徒弟们要依次端起一杯茶水,朝自己的师傅恭敬地说道,“师傅,您喝茶”。监测队挑选元班长作为培养对象,而出任师傅的是监测队书记罗杰。仪式感的加入让大家多了几分扭捏和欢乐,更多了许多责任和专注。
罗书记喝完元班长敬茶的第二天,便撰写出一张密密麻麻的培训计划。因为未来工作的重点倾向于监测系统环网的完善和改进,造成更多光缆使用的需求,光缆的熔接也成为当下最需要掌握和传授的技能。
元班长的“苦日子”就是从那一天开始的。每天上午下井,下午到队部学习,会议室成为熔接光纤的练兵场,每天的时间被安排的满满当当。
罗书记不仅为人谦和细致,十多年的工作经验早已让他成长为监测系统方面的技术骨干。他从理论到操作,教导起来事无巨细。
“操作人员的接续水平直接影响着接头损耗数值的大小。”罗书记对元班长时常说道,“井下环境的灰尘量会增加,特别是井下低温对于光纤的熔接质量影响特别大,你得在地面好好练,才能在井下作业时不受过多的干扰。”
元班长也是在一次次熔接失败的过程中,认识到师傅每一句都是金玉良言的收获。譬如,熔接机使用后清理油污的重要性,尤其是V型槽、切割刀和反光镜面的清洁;譬如,切割刀的位置的调整,过高或过低都将导致肉眼无法观察出的纤芯损伤;还有光纤的横向错位、端面的角度偏差、以及其他不完整性问题的缘由。除此之外,罗书记还传授了许多经验技巧,在没有高浓度酒精的情况下,如何使用裸纤清理V型槽;风量较大的巷道内需要调整加热数值等。
经过一个月的练习,元班长光缆的开剥和光纤的熔接速度愈发熟练。炎炎夏日里,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元班长看着手中的光纤泛着晶莹透亮的白光,感觉那是一种每天都进步和成长的喜悦,令人孜孜不倦。
与此同时,一份对工作的责任心也以不易察觉的方式在元班长心中渐渐滋养,以至于铺设光缆那天,仅仅是一念之间的考量,他便力排众议做出最为正确的选择。
那是一个始料不及的意外。
铺设光缆的半途,大家才发现光缆需要横跨大巷顶端的水管。按照矿井标准化的规定,光缆必须悬挂在管路上方。长久以来,标准化吊挂一直是监测队职工在日常工作中始终坚守的底线,可光缆的另一头已经铺设固定,这意味着光缆必须全部从缆盘放出后,重新穿过管路上方的挂钩,前方的陡坡也全部需要人力一点点将光缆拉拽上来,无法借助缆盘整体搬运。
“从中间剪断,俩头拉,那样最省事。”大家提议说。
如果换做过去,元班长或许会同意这样的提议,可近几个月的学习,让他认识到光缆添加中继不是随便加装一个光缆接线盒那么简单。因为每一次的光纤接续势必会产生接头损耗。这趟东翼大巷的光缆作为主干线,未来会沿用多年。光纤摄影机由于输出高清影像的原因,数据传输量较大,接头损耗的一丝丝影响也会在漫长的工作中一点点放大,唯有保持光缆的完整性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传输质量。
想到这里,元班长几乎没有一丝犹豫地说道:“管路下方留一个人穿线,记得上吊部位留有伸缩弯,确保气温变化时,光缆有安全伸缩的余地。其他人和我一起去拉线,坡上最费力的位置留给我。”
光缆的布放比预想的困难,沿路的多处拐弯增加了施工难度。元班长当过兵,矿上组织的长跑比赛拿过冠军,身体素质绝对优秀,可即便如此,几分钟下来,拉拽光缆的双臂也已酸麻。
“劲往一处使,千万不要停,大不了多喘几口粗气。”元班长站在陡坡上的身影正吃力地晃动着,灯光投射下的影子清晰地勾勒出他双臂的每一次摇摆,同时接续出一声号令的喊声,只听见那喊声越来越响!也越来越沉!
“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