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八个兄弟的逐梦路 ——西山公用事业分公司后勤维修中心斜沟供热项目工作纪实

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共七十八个人,平均年龄近五十岁,背井离乡、斗志昂扬地外出闯市场;他们三个月完成晋兴能源公司斜沟供热改造项目,边维护边供暖,保证了斜沟入冬以来良好的供热效果;他们一个月两轮班,24小时两班倒,干满15天后还要返回西山矿区继续维护公建供热项目。他们究竟是一支怎样骁勇善战的队伍?带着一份敬佩和一丝疑惑,记者踏上了这次斜沟之行。

被“逼”出来的抉择

在远离太原300公里的后勤维修中心驻斜沟供热基地,记者向项目经理张思德了解到,“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后,他们面临着重新安排就业的问题。新组建的后勤维修中心领导班子日以继夜、四处奔波,不停地给他们谋生存、找出路。最终,在西山煤电集团和公用事业分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他们承揽到了晋兴公司斜沟供热改造项目,并通过共同努力,争取到了斜沟供热项目。由于人和设备、环境还在磨合期,而且斜沟比较冷,供暖期也长一个月,他们除了要给2100多户生活区的职工家属和斜沟矿区的公建用房供好暖,还要给斜沟矿井下送5℃以上的热风保障正常生产,大家都感到压力倍增。然而现在后勤实行的是市场化评价机制,干多少活挣多少钱,因此有了绩效作杠杆,大家都卯足了劲儿,争着干、抢着干,也就无比珍惜自己的岗位。

变“不可能”为“可能”

简单的午餐过后,饭桌立即变成了会议桌。张经理向几位项目负责人询问了上午的工作情况,并大致安排了下午的工作内容。没有片刻休息,他们便坐上了供热抢修车。

巡查过南山1号换热站和小井换热站后,大家又来到了锅炉房,准备下午的炉灰清理工作。这里不比换热站,用的还是老以前的燃煤蒸汽锅炉,机化程度低,操作技术要求高,工作条件也更艰苦,大部分的供热师傅们都没接触过。不过,大家边工作边学习,还提出了多项技术改造方案。

大家都迅速忙碌起来。只见有两位师傅挪了一个大约1米高的木桩,然后抬着上了4号锅炉旁的台阶,放在一个离台阶地面1米2高的炉口外,并把旁边的一块木板搭在了木桩和台阶的栏杆上,全副武装的三位师傅张育敏、史国庆和李洋依次来到炉口旁。那是一个长约40公分、宽约35公分的小炉口,1米82的张育敏率先麻利地爬上刚才搭好的木板桥,他把双臂向前伸直,并用双手扒住炉口的里侧,上身顺势就滑了进去,然后双脚一点一点地蹬着木板,身体居然蠕动进去了!随后,50余岁的史国庆和李洋也亳不犹豫地一头钻了进去。一个小小的炉口,短短的一分多钟,却让人感到无比的震撼……

20191008110956_wlfl0x20w8.jpg

炉膛里的“新战场”

记者试着把头探进炉口,想看个究竟。一股闷热、混浊的空气扑面而来,炉口太小了,炉壁也有三四十公分厚,炉膛里灰蒙蒙的,只能看到两束手电筒发出的微弱的光和两个隐隐约约的人影。

记者又把胳膊使劲伸进去,用手机盲拍了些照片和视频。项目经理张思德指了指照片,细细地讲解起来,“那个45度的斜坡叫炉拱,有4米多长,炉拱周围那排竖着的管子叫对流管。炉拱上积满了厚厚的炉灰,需要架上铁梯才能爬上去,但梯子够不到炉的末端,张育敏爬上去后还得先把安全绳系在自己的腰上,再把另一头系在对流管上,才能开始清理落灰管和对流管。现在里面的余温将近40度,可能还有明火,而且空气中粉尘太大,还有些有害气体,所以史国庆和李洋就得边捅炉拱下面够得着的炉灰,边用水管来回冲洒降尘降温。如果没有其它突发情况,基本上一台锅炉烧半个月就必须停下来检修、清理一次。”

用实干诠释责任

大约一个半小时后,三位师傅终于完成任务,被依次拽了出来。他们浑身沾满了炉灰,摘下口罩和眼罩后,混着炉灰的汗水一直顺着脸颊流淌下来,整个人都变了样。然而,疲惫并没有遮住他们开心的笑容。

“因为这次没有炉排损坏,不需要换部件,否则大家在里面还要再呆上好几个钟头。”张经理给出了解释。“在这儿最大的压力就是安全和环保,最怕的事就是设备出现问题去抢修。我们制定了特别详细的操作规程,各个岗位也严格执行,定时化验水质、定时巡检设备,都特别认真,谁也不敢懈怠。”

在锅炉房,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早晚要上两次煤,一次五六十吨,得一个多小时。记者跟着当晚值班的负责人第一次来到了上煤车间,这里灯光昏暗、声音嘈杂,煤尘漫天飞舞,几位在岗的师傅却一直屹立在那里,目光紧紧地盯着设备。“他们需要看好皮带,如果皮带歪了,煤就漏到地上了,清理难度加大不说,更害怕的是需要停机,影响到正常工作。不过,大家现在感觉幸福多了,因为刚启动锅炉的时候,皮带设施还没有调试完毕,一天需要人工加两次煤,一共120余吨,大家上下午几乎都是在不停地加煤。”当晚值班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

评选优秀犯了难

这几天,张经理因为一个评优指标犯了难。

“一线的兄弟们都是满负荷工作,几个管理人员也都是业务骨干、救火队员。这个班上的兄弟们都干得不错,另一个班的也都个儿顶个儿的好。丛晋军今年59岁,身体也不太好,但还坚持当代班大组长,顶起了大梁,父母都90多岁了,他也顾不上照顾老人。柳保忠以前是一名科级干部,因为一线班组长缺人,正好他接触过旧锅炉,就让他顶到一线边干活边培养人才去了,他连一句怨言都没说……”说起这些兄弟,张经理如数家珍,“就连现在正在厨房忙活的师傅郭海宏,曾是后勤公路队的一个副队长,来了这儿打水、扫卫生、倒垃圾、烧基地锅炉,从早忙到晚,都成了一个标杆勤务兵。刚才开抢修车的司机陈志刚就更不用说了,从9月底来到这儿,一直顶岗到现在,两个月都没回过一次家……”

张经理自豪地说道,“大家都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都够评选优秀的资格啊!”

尾声

短短的斜沟之行结束了,一股巨大的力量油然而生。因为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每一段故事都是一首催人奋进的乐曲,每一次聆听都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这七十八个兄弟,他们胸怀梦想、坚韧顽强,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他们英勇地扛起后勤改革转型的大旗,向市场化发展的道路迈出了最坚实、最有力的步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