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揪动人心的“战疫”中,西山总院的白衣天使们,以无比的勇气和力量,扛起沉甸甸的责任,不忘医者初心,牢记健康使命,逆行奔赴一线,用最美丽的逆行、最忠诚的坚守、最无悔的付出……见证了白衣战士的真情与大爱。我们用镜头对准他们,记录战“疫”时刻,记录最美身影。
重症医学科医师樊培强
工作地点: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
时间:2月14日
昨晚是来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的第二个夜班,在这里抗击疫情,就是在和生命赛跑,我感受到了争分夺秒的紧迫。被紧急调入危重症病区和从全省各医院抽调的多科室专家一起负责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工作,这是全省病情最危重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84岁高龄,来院的时候已经昏迷,呼吸微弱,血氧差,需要呼吸支持,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情况仍然非常危急。救治过程中,与九名工作组专家一起讨论达成共识,应尽快明确下呼吸道病原,更好地指导抗感染用药,我和山大一院马霞主任为患者做了支气管镜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很容易诱发患者的咳嗽反射,分泌物外溅,患者呈开放性气道,近距离接触,面临着极高的感染风险。怕,不言而喻,只是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多变,不敢懈怠,不能多想,在病房操作近两小时,凌晨三点左右患者血压开始下降,胸外按压,升压药维持,到早晨六点病人终于有所好转,目睹患者与死神擦肩而过,惊心动魄……厚重的防护头套,湿透的衣服,负重的膀胱,拖不动的双腿,虽然一身疲惫,但我们不会放过任何一次救治机会。
战疫还未结束,我们会坚定信心,落实省委楼书记生命重于泰山的指示精神,咬定“双零目标”不动摇,给全省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检验科检验师温芳
工作地点: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
时间: 2月17日
2月14日到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报到。晚上十二点半去实验室准备,凌晨一点半穿好防护服进入实验室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中心实验室实行24小时三班倒不间断工作,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心情难免有些紧张。穿厚重的防护服,戴双层手套、N95口罩、护目镜、头套和防护面罩,在密闭实验室里连续工作数小时,视线受阻、严重缺氧是最真切的感受。标本制备区的两个人必须相互提醒,互相核对,保证加样无误。从收标本开始到30分钟56℃灭活、编号、加样、提取仪提取、再到扩增,全程需要6-8个小时,期间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特殊时期,我们全力以赴,为临床对患者的治疗、隔离抢出宝贵的时间,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自从我接到任务,赴四院支援以来,领导和同事们给了我莫大支持和鼓励,让我倍感温暖的同时深刻的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此刻,我更加理解了逆行的含义,检验人是不会被困难吓倒,使命在肩,我定争分夺秒、勇往直前。
重症医学科护士王卓
工作地点: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时间:2月19日
山西团队整建制接管了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区,重症患者往往合并其他疾病,整建制接管所有队员合作更加默契,更利于医疗工作的开展,每天上班我们前互相鼓励,工作中相互配合,生活中互相照顾,都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能实现最佳的救治和护理效果。
重症护理工作是繁重的,繁琐的……昨晚夜班,从凌晨0点接班,所有负责病人的生命体征、神志、意识、吸氧方式、流量、呼吸机模式、参数、病人病情变化等都要关注,精神高度紧张,出病房一看,已是凌晨1点37分……队员们说2床77岁的胡姨血压低,心率快,血糖高,烦躁不安,原有液路点滴不畅,好几个战友为寻找血管已经忙碌了将近一个小时。把自己负责的病人交给旁边病房的队友照看,赶紧过去,想着自己的护目镜还不太模糊,看能不能帮上忙。“你快看看吧,找不到血管,我们腰都快断了”,光线差,又戴着两层手套,只能按照经验寻找,忽然隐约在患者脚背侧面,摸到有个特别细的血管,赶紧请示,值班的张主任说“救命要紧,先建立液路……”,队员们有的按手,有的按脚,张主任也打开了手机的闪光灯,扎止血带,消毒……一针见血的那一刹那,大家不约而同的说了一句,“太棒了”,靠着这条生命通路,2点半左右,患者安静入睡,血压126/83毫米汞柱,心率86次每分,呼吸21次每分,直到现在,患者情况基本平稳……
每次下班都是一身疲惫,脱下一层层防护服,取下口罩,脱掉手套……大家都是同一副模样——满脸布满压痕,汗流浃背,手指褶皱,狠狠地吸了一大口新鲜空气,心情顿时舒缓很多……昼夜奋战,无数次在心里给自己打气,期待早日繁花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