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美丽新焦煤|山西焦煤:逐“绿”前行 “靓”出生态底色

山西焦煤:逐“绿”前行  “靓”出生态底色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文明建设是“国之大者”。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紧抓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更是蕴含了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的深刻道理。今年,我国将“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为六五环境日主题,旨在促进全社会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焦煤”)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三个三年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11346”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思路,坚持环保底线,守护蓝天碧水,以实际行动探索“双碳”路径。

诚如山西焦煤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建泽所言:“做好安全和环保工作是企业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责任,也是最大的效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山西焦煤正在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环保型企业,以生态底色“扮靓”三晋大地。

节能减排  保卫蓝天

“作为太原市、古交市和西山煤电古交矿区集中供热的主要热源,电厂累计替代了供热区域内,大量的中小型分散燃煤锅炉房及‘城中村’小锅炉,共321台分散燃煤采暖锅炉,每年可节约标煤100万吨,减少CO2排放量218万吨、SO2排放量6.8万吨、NOX排放量3.3万吨、粉尘排放2.9万吨,有效地改善了太原和古交地区的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古交电厂,兴能发电公司副总经理杜慧文说。

集中供热既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也是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环保压力的持续增加,如何让高效高质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齐步走”,成为了电力企业面临的首要任务。

坐落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五对生产矿井中央的古交电厂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热电联产企业,全国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单位,其总装机容量3120MW,供热面积达8300万平方米。据杜慧文介绍,鉴于其“区位”优势,古交电厂所用燃料为周边东曲、西曲、屯兰、马兰、镇城底等五个选煤厂的洗中煤、煤矸石和煤泥。燃料通过运输皮带和铁路专用线运至与电厂配套建设的封闭配煤厂,最大程度减少了燃料运输环节的污染。水源主要采用东曲、西曲、屯兰、马兰矿的矿井疏干水,机组全部采用直接空冷技术,节水效果显著。

来到厂区二期600MW机组集中控制室,操作台前的电脑屏幕上可以清晰明了地看到机组运行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排放浓度的检测结果,并通过大屏幕了解到各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园区的全方位监控,真正实现“可视化值守,智能化管控”。

同样秉承“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生态理念,坚持“矿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山西焦煤霍州煤电三交河矿,通过空气源热泵清洁能源改造替代工程,全面淘汰燃煤锅炉,将职工公寓、办公楼、澡堂热源改造使用空气能机组供热,完成了全矿范围内12个供暖区、3个洗浴区的清洁能源替代,空气能热源改造总面积84340平方米。据三交河矿矿长李岩介绍,目前,已减少燃烧标准煤2.3万吨、氮氧化物30.68吨、二氧化硫8.36吨,既做到了节能减排,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和破坏。

多年来,山西焦煤围绕电力、焦化等重点行业,针对燃煤锅炉替代、煤炭储装运系统改造、VOCs治理等重点环节加大投资力度。去年累计投资近3.5亿元,推进了36项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同口径统计下,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同比分别下降19.15%、3.88%、10.09%,蓝天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能用尽用  碧水长流

走在山西焦煤山煤国际经坊煤业(以下简称“经坊煤业”)的厂区里,目及之处是井然有序的设备、干净整洁的道路以及郁郁葱葱的绿植。尽管厂区位于城市主城区,是典型的“城中矿”,但却是人们交口称赞的“花园式”企业。

据经坊煤业矿井水处理厂负责人冯志军介绍,早在2007年,公司投入建设了工业场地污水处理厂,主要分为矿井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两大系统,处理后的矿井水达到地表三类水标准。目前,污水处理厂的矿井水日处理量约2000立方米、生活污水日处理量约300立方米。

“2018年,我们新增深度脱氮系统、膜过滤系统、活性炭吸附系统进行深度处理,有效去除水中氨氮等污染物。同时,还探索在澄清池中养鱼,用处理后的水养花。”站在污水处理车间二楼的旋流澄清池旁,冯志军颇为自豪地说道。

经坊煤业党委书记、董事长付中华坦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矿井水排放管理力度增大,公司积极改变思路,探索生态式新型污水处理厂建设模式,重点打造具有“经煤特色”的绿色生态式污水处理车间。处理后的矿井水部分复用于井下生产、地面道路洒水及绿化用水,剩余的在处理达标后外排,有效地减少了对地表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窥一斑而知全豹。经坊煤业只是山西焦煤开展工业废水深度治理攻坚战的一个缩影。2021年,该集团制定了《山西焦煤对标一流创建标准化污水厂行动方案》,以标准化污水处理厂创建为抓手,提出用三年时间,将集团所属企业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标准化污水厂。截至目前,已完成西山煤电屯兰净化水厂、霍州煤电干河矿、华晋焦煤沙曲一矿生活污水处理站等12座标准化污水厂创建工作,预计吨水处理成本可降低5%以上,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多赢。

“双碳”路上  厚植生态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兴能发电公司作为山西2019-2020年度全国碳交易市场控排企业之一,参与了全国碳市场首批交易并完成履约。在杜慧文看来,虽然企业是“初次经历”,但却积累了“宝贵经验”。“碳作为有价资源对企业生产经营有着深远影响,而碳市场可有效促进发电行业重视碳减排,同时也有助于提升电力企业的碳排放管理能力。”

兴能发电公司党群部副部长刘洋表示,目前,该公司“三改联动”中,供热改造已完成,节能降耗和灵活性改造正在积极推进。“机组灵活性改造项目可研报告已经完成,并通过了方案优化论证、优选技术,其改造总投资概算有望实现进一步降低。”

在碳减排交易领域,山西焦煤华晋焦煤电力分公司走在了全国前列。早在2010年10月份,该公司就在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组织成功注册CDM项目,共核查签发碳减排量46.58万吨;2017年3月份,又率先在国家发改委提交了CCER项目备案资料,以期成为国内首批甲烷利用的CCER项目碳减排交易单位。

此外,由于所属的沙曲一、二矿为高瓦斯突出矿井,该公司还积极探索煤矿瓦斯综合利用,建成了高低浓度瓦斯发电、供热及余热利用于一体的综合利用基地,打造出全国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的“华晋沙曲模式”。

山西焦煤华晋焦煤电力分公司经理胡建荣表示,公司目前建有5台10t/h瓦斯锅炉和总规模63MW高低浓度瓦斯发电项目,全年可减少瓦斯排放量9820万Nm3,增加发电量2.8亿kwh。瓦斯锅炉及发电余热为矿区及井筒供热和职工洗澡,代替热负荷为79t/h,节约能耗28800t/a标准煤。在2023年前,公司要率先完成所属瓦斯利用项目尾气脱硝和低氮改造,实现尾气零超标、净土零污染、污水零排放。

“近年来,山西焦煤大力发展瓦斯发电,现有瓦斯电站22座,装机容量156.9MW,年发电量6.9亿度,年利用瓦斯量为24000万立方米。通过利用矿井抽采瓦斯发电及供热,既可以有效地解决煤矿瓦斯事故、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又可以增加洁净能源供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保护生命、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多重目标,对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着深刻意义。”山西焦煤副总经理、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杨清民具体说道。

不负春光赶秋实,“双碳”路上奋楫行。阔步“十四五”,山西焦煤勇担“双碳”之责,以党中央、国务院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及山西省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路径为指引,将积极有序开展“双碳”政策研究,协同推进能耗双控、减污降碳工作,厚植新焦煤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为建设美丽焦煤、美丽山西、美丽中国提供绿色支撑、作出新的贡献。


“变废为宝”  踏上绿色“循环之旅”

漫山遍野的花草和树木、随处可见的千足虫。走进山西焦煤杜儿坪矿的矸石山生态园,处处涌动着勃勃生机与活力。置身如此景象中,附近的村民坦言:“很难想象脚下的这片土地,曾是一座燃烧了整整60年的矸石山。”

“之前的煤矸石一直在老西沟堆存,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灭火是矸石山治理工程的关键。在治理过程中,我们利用热红外成像灭火监测技术,实现了着火点的精准定位;采用火源挖除换填或钻孔注浆灭火工艺,彻底根除了比较顽固的着火区域;同时,坚持近自然生态系统重建,将植被成活率提高至98%。”杜儿坪矿环保健康中心主任白保元说。

煤矸石是煤矿在开拓掘进、采煤和煤炭洗选等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含碳岩石,也是我国目前存放量最大的工业固废之一。据公开报道显示,山西省大宗工业固废堆存量约14亿吨,其中,煤矸石9.2亿吨,环境问题突出。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焦煤”)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在科学有效解决这一环境突出问题上,贡献了山西焦煤智慧、提出了山西焦煤的解决方案。

因地制宜  破解煤矸石围城困局

为了治理尾矿、煤矸石等工业固废,国家限制尾矿库“扩容”,禁止新建煤矿及选煤厂建设永久性煤矸石堆场,并将充填开采作为矿山开采的主推模式。

2022年5月17日,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省煤炭绿色开采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绿色开采技术逐步推广应用,煤矿因地制宜开展充填开采、保水开采,资源回收率进一步提高,煤矸石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作为中国最大的炼焦煤生产企业,山西焦煤近年来深耕、精耕煤炭绿色开采,针对废气、废水、废渣等煤矿环境修复治理的重点领域持续发力。

值得注意的是,山西焦煤在省内各矿井因地制宜开展了煤矸石循环综合再利用项目,有效地解决了排矸场征地、运输、排放等问题,让煤矸石踏上了绿色“循环之旅”。

边采边治  做到不出矿、零排放

近年来,减污降碳的绿色开采方式不断推广,煤炭企业普遍认识到绿色低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积极主动探索新的节能减排技术,加强企业用能及排放管理,使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向更宽更广迈进。

2019年,山西焦煤立项开展了“煤矸石充填开采技术研究”,投资1.85亿元建设东曲矿井下充填试点项目,并于2020年底竣工验收。该项目不仅是全国第一个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矸石充填开采项目,也是山西省第一个成功落地的矸石充填开采项目,开采高度4.8米、充填工作面长度131米。

据介绍,此项目地面建有5600立方米洗矸仓,437米管状皮带机通廊、井口转载站等,井巷工程建有返矸通道、皮带顺槽等共计5900米的输送通道。整个流程是将选煤厂洗选之后的矸石,通过管状皮带运至井口返矸仓,再通过排矸通道输入井下采空区,真正实现“采煤不见矸,矸石不外排”。

“实现煤矸石零排放,已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的硬指标。目前,根据我们的实际生产情况,日产生水洗矸石2200吨,现工作面日推进2.5刀煤(2m),充填矸石2000吨,基本可将当日洗出的矸石全部消化,这样既减少了固体废弃物地面堆积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同时,也减轻了矸石治理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困难。”东曲矿总工程师刘向忠表示。

据同样在绿色开采方面进行有益探索的山西焦煤霍州煤电吕临能化董事长曲建光介绍:“矸石山综合治理方面要做到发展与环保同步、生产与治污并举。在排矸方面,我们采用皮带远距离运输、筒仓缓存、汽运倒矸工艺。在矸石填埋方面,采用‘从内向外、从下向上、缩小凌空、黄土覆盖、分层压实’的填埋工艺。目前,倒矸填埋、黄土覆盖、削坡开级、边坡防护、导雨排水、道路硬化、场地绿化亮化等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如何将“绿色、低碳、清洁和可持续发展”的循环采矿模式发展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效合一”,是山西焦煤旗下另一主力矿井——屯兰矿探索的重心。

由于煤层上方原平河、屯兰河和自备铁路、环城高速“两河两路”的压覆,该矿约8000余万吨优质煤矿资源只能“沉睡”地下,无法开采。而与之相邻的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兴能发电公司也饱受固体废物无法有效处理的困扰。

“利用覆岩离层注浆充填技术,仅22301工作面就消耗粉煤灰87万吨。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不仅解决了地表沉降和塌陷问题,节省了修复费用,还为附近的兴能发电公司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固废难题,更重要的是,经过一年的运行,能够释放原煤近118万吨。”屯兰矿副总工程师王艾军介绍说。

“目前,我们22301工作面已进入安全补液监测阶段,大概还需半年的时间来检测遗漏部位、验证注浆后复合土体的工程参数以及加固效果,以确保项目的安全可靠。后期我们还将在屯兰河南面的工作面上,就近使用煤矸石进行充填,按照这样计算,能多回收精煤5000万吨,至少延长矿井12年以上的寿命。”王艾军说。

“吃干榨尽”  实现高值化循环利用

“这里的环境真好,不愧是出了名的‘花园矿区’!”进入山西焦煤山煤国际经坊煤业(以下简称“经坊煤业”)矿区,几乎走遍了集团所有矿区的山西焦煤工作人员频频发出这样的感慨。

在原料车间,煤矸石经彻底粉碎之后加水搅拌,再经过48小时静置陈化后,通过皮带运输到成型车间,在成型车间再经过二次搅拌挤出泥条并切开转配,最后进炉干燥从而烧结成砖。这是在经坊煤业新型建材厂看到的煤矸石制砖的作业场景。

不仅如此,经坊煤业还对煤矸石烧结砖过程中产生的废热进行循环再利用,建设了矿井回风余热利用系统,为办公区、生产区、井口防冻以及职工洗浴提供热源,替代了矿区全部燃煤锅炉,每年可节约标煤1万余吨。

“年生产能力为1亿块煤矸石烧结标砖,年可利用矸石20余万吨,年节约矸石处置费用920余万元,年可减少矸石占地25亩。在‘双碳’目标下,我们瞄准固废减量化、资源高值化、循环协同利用,着力发展以矸石砖厂为轴心的‘安全生产—矸石制砖—余热回收—服务生产’固废利用循环体系。”经坊煤业新型建材厂厂长宋晓星表示。

截至2021年底,经坊煤业新型建材厂已累计生产煤矸石砖9.22亿块(可以建设农村二层的小楼房7550座,相当于建设3个乡镇),累计消耗煤矸石336万吨,减少占用耕地560亩(面积相当于7个新型建材厂),节约固体废物运杂费1.55亿元。

“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城中矿,我们提出了‘矿区与社区和谐共生,共建生态友好型企业’的环保理念,牢牢把握‘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与企业绿色转型需求’主线,深度探索和实践固废综合利用新路径,逐渐积淀出自身的‘绿色软实力’。”经坊煤业党委书记、董事长付中华说。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在我国全力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背景下,山西焦煤彰显国企担当,推动企业及地方向“绿”而行,擦亮了产业发展的新底色,奋力蹚出了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