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第十一公司岢瓦铁路七昼夜抢险记

微信图片_20220827191653_副本.jpg

8月9日以来,岢岚县持续强降雨,导致岢瓦铁路沿线边坡多处坍塌,通信电缆传输中断,宁武—岢岚、岢岚—魏家滩铁路全线停运,严重影响斜沟矿煤炭外运。8月11日晚19时,金城第十一工程公司接到抢险任务,连夜抽调精兵强将,组建抢修小组。

凌晨出发 路遇拦路虎

该公司经理董林军连夜规划,凌晨四点带着安全经理王瑞民等一行五人,从太原直奔岢岚。

夜晚的高速很黑,路程也显得格外漫长。大家没有一丝困意,只想快速到达现场,探明情况。可就在到达岢岚高速口下高速时,却被路障拦住了——暴雨导致路面坍塌,无法通行,高速口暂时封闭。司机刘建明迅速改变路线,又绕行50多公里路,赶往阳坪高速口。就这样,本应走三个多小时的路程走了四个多小时,早上8:30左右,才到达坍塌地点附近。

可是山洪导致河水暴涨,驾车根本无法到达抢险地点,只能沿铁路步行。董林军腰椎间盘突出多年,爬坡、多走吃力。为了勘察现场,他忍着病痛,在酷热中,同王瑞民以及岢瓦铁路指挥部、设计院人员一同,从阳坪车站沿铁路走了7里多路到达4处塌方地点,查看灾情、确定抢修方案后,返程又走了7里路。

微信图片_20220827191910_副本.jpg

想方设法 齐心度难关

按照指挥部的布置,抢修所用材料本应用火车运输,但勘察后发现,火车单次运输量大,灾情现场场地有限,没有地方堆放;4处塌方地点所用材料不均衡,即使把材料运到抢修地点,还得二次倒运,人工从山坡向下搬运重物极易造成滑坡危险。

董林军凭借丰富的项目经验当即决定改变方案——试着改用装载机度岚漪河运输,以确保8月19日完成抢修。董林军事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对笔者说:“这种尝试其实是有风险的。当时岚漪河水位已经有一米七八,没过了50装载机的轮胎,心里挺忐忑的”。

确定了方案,便开始紧张的人员物资调动工作。党支部书记尚建增和技术经理徐腾飞在太原根据确定的方案编写书面材料并逐级特批;安全经理王瑞民是分管斜沟片区的项目经理,对当地人员分配、机械调运、周围地形等情况比较熟悉,负责从兴县、岚县、太原三地抽调100余名工人、4台挖掘机和9台装载机,全员投入到抗洪抢险工作之中。

关键时刻 彰显大无畏

8月13日,正值经理董林军带队在前线“打仗”之时,支部书记尚建增一行四人从太原出发准备增援前线。

技术经理徐腾飞回忆说:“那天真是巧,媳妇工作忙,姑姑生病要做手术,岳父又刚回来,我分身乏术。”原来,徐腾飞母亲去世的早,妻子银行工作繁忙,年幼的孩子一直由姑姑帮忙看管,而姑姑当时查出了胆结石急需住院手术,当天常住外地的岳父又刚好回来。徐腾飞让同事帮忙招呼岳父回去,又把孩子托付给了岳父,一件衣服都没顾上带,便毅然走向抢险的现场。

微信图片_20220827191852_副本.jpg

同行的还有李忠和常保锋,他们不计个人得失,主动请缨,要求和书记一同奔赴现场,常保锋还开着自家的皮卡车,主动担起司机的责任。

“真的很感动,平时也没感觉,没想到关键时刻大家这么齐心。”尚建增说。

不知疲惫 只为早竣工

九人小组会合后,各司其职,抢险工作有序推进。

经理董林军总指挥;安全经理王瑞民协调组织现场布置、人员调用、材料到场、水泥装卸车、后勤保障等工作;技术经理徐腾飞负责施工技术数据的测绘、测量,施工技术的交底、施工所需材料的数量提取,以及两处抢修点的工人布置、装载机进出以及现场沟通;支部书记尚建增负责最大工作面的抢险,以及工人的协调工作;职工刘建明、常保峰负责开车拉运盒饭、雨衣、雨鞋、塑料盖布、反光背心等抢修材料做好后勤工作;党员李忠,职工雷现书、樊文峰在抢险点组织施工,在公路上指挥装车。

九人小组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六点多就要达到现场抢修,晚上一两点才能回到距离现场二十多公里的旅馆休息。每天工作都在16个小时以上,累了,就利用吃饭的时间,躺在草地上休息一会;困了,就稍微闭一下眼,逼自己满血复活。没有抱怨,没有牢骚,每时每刻的想法都是怎么快一点完成。

材料重多 全靠人力扛

“当时我们只能把装载机当‘潜水艇’用了,货物和人全靠装载机渡河运到施工地点。”徐腾飞告诉笔者。每天一早,他最早站在装载机上,趟过一百多米宽的岚漪河,把工人布置到工作点。

微信图片_20220827191928_副本.jpg

“当时现场的情况,挖掘机只能打桩,往边坡上搬运水泥、钢管和其他材料全都得靠工人肩扛。”徐腾飞说。尚建增、李忠,徐腾飞主要在四处抢修点组织协调。为了不让材料断供、不让工人窝工,三个人每天跑前跑后忙着指挥运输装载机有序地进出,与指挥部沟通,紧盯现场发现问题,提醒大家注意安全、渡河抓紧、按规施工。

“晚上等工人走了,我们还要接材料,那时候周围没有一点灯光,为了安全,我们只能打开手机的手电筒,指挥挖机。”尚建增说,“每天都要干到凌晨一两点,回去睡到四五点再过来接着干”。

安全经理王瑞民的嗓子嘶哑地话都说不出来,还在用力挥着手,声嘶力竭指挥着。

工人们累得趴在地上,坐在轨道上。指挥不动的时候,书记尚建增没有一丝懈怠,仍苦口婆心帮工长出主意,给工人们打气。

就这样,1600多吨水泥,482根DN50钢管桩,42根DN100钢管桩,靠人力一袋袋、一根根都搬运到装载机上;运到抢险点,又一袋袋、一根根扛到护坡上,固定、打桩、完工。

艳阳高照 难料暴雨来

立秋之后,阴晴不定。8月18日上午,艳阳高照,由于运来材料的速度慢于施工速度,11点多工人先去吃饭休息了。待大部分工人刚撤去,天忽然阴了下来,继而豆大的雨点落下,徐腾飞见势不对,马上拿起拉着还没撤离的几名工人,用塑料布遮护刚堆放好的水泥。

“雨越下越大,工人撤了,水泥却又一车车地来了。”徐腾飞说。正犯难时,几个身影冒着暴雨跑了过来,原来是尚建增、刘建明、雷现书和樊文峰。

暴雨来得急,大家都没有准备雨衣,但九人小组成员不约而同冒雨赶来,一起把一摞摞水泥遮护起来,避免了损失。

遮完后,每个人都浑身湿透......

“刘建明、雷现书、樊文峰事后说的几句话,让大家感动。”书记尚建增说着眼里泛起了泪光,“他们说,党员总是冲锋在前,我们虽然不是党员,也要向党员看齐。抢险面前,人人都应该尽心尽力。”

微信图片_20220827191902_副本.jpg

胜利归家 才知皮肉痛

在这次抢险中,大家互相鼓励、协作完成。当大雨浇下的时候,没有一人躲避,都是站在雨中静静工作;当山洪下来时,党员们首先想到的是让工人先撤;有食物供给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让工人先吃。

大家共同拼搏,历经7天7夜,于8月19日中午13时,随着岢瓦铁路线K12+863-K12+933段护坡的合拢,金城公司参与的岢瓦铁路抢险任务圆满完成。

回家路上,大家有说有笑,虽然脸被晒得黝黑,衣服上面沾满汗渍雨渍,胳膊上蚊子咬的包密密麻麻,身上皮肤晒到脱皮,但无法掩饰内心的喜悦与满足。

“李忠,来医院干啥呀?”书记尚建增第二天去医院给皮肤涂药时偶遇李忠。

只见李忠大拇指一个肿成两个粗,医生正准备割开脓包帮他处理。“不知道被什么虫子咬的,前几天忙的都没发现,今天就成这样了,”李忠说。

两人相视一笑,觉得一切都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