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成长与收获——2024年西山职工技能大赛综述

22.jpg

八月夏末的微风轻拂,一场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工技能大赛,在西山煤电盛大启幕。

技行天下,能动煤海。选手们秉持执着专注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追求卓越的高远志向,一同在这个舞台上绽放属于劳动者的璀璨光芒。

这场大赛是技能的较量,更是交流、成长与收获,它犹如一座桥梁,连接着职工们的过去与未来,见证着他们的职业生涯不断进步。


交流:经验与技能的传递


在技能大赛的舞台上,交流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微信图片_20241012145155_副本.jpg

9月10日,一场应急创伤急救技术的激烈较量在官地矿展开。斜沟矿掘进一队运输机司机韩海明,迎来了自己的第4次技术比武。赛场上,面对随机抽到的考题,他全神贯注地认真作答,用娴熟的手法为模拟受伤的工友包扎。

然而,裁判员武红梅的点评却如同一记重锤,让他冷汗直冒:“这个包扎要再往下一些,包到肋骨下缘的软组织上。如果包在骨头上,会限制伤员胸廓的运动,影响他的呼吸。而且随着胸廓的运动,包扎也会慢慢的松动。”武红梅的点评精准犀利,极具针对性。看到部分选手的操作存在问题时,她甚至会亲自上手示范,可谓是“言传身教”。在赛场上,武红梅是铁面无私的裁判员,而在赛场之下,身为西山职防所汾河门诊部的副主任医师,她期望选手们具备更加专业的处置能力,能应对矿井生产中出现的突发状况。

微信图片_20241012145307_副本.jpg

9月24日,在光瓦仪维修工比武现场,西山煤电通风部高级技师刘寨民认真地履行着裁判员的职责。光瓦仪虽小,却如同一颗精密的“心脏”,是井下瓦斯检测的重要工具,其内部包含着将近300个精密小零件,此次比武要求选手完成其中230多个零件的拆装。刘寨民仔细地核对着选手拆下来的零件,在打分的同时,有趣又不失犀利的点评不时响起:“连工具都不带,你是打算用手拧吗?”“步骤不对啊,要是先拆了这个,剩下的零件可就没法拆了。”这既是点评,又像是教诲。在评审之余,他还会手把手地指导选手哪些零件没有拆下来,应该使用什么工具,并不忘提醒选手各种需要注意的项目。从业33年的刘寨民,经手过的光瓦仪不计其数。每次培训时,面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他都能将光瓦仪的拆、装、跌落、校验、检定等知识讲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赛场之外,他是一位备受尊敬的良师。

像武红梅、刘寨民这样认真负责的裁判在技能大赛中比比皆是。他们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选手们送上了宝贵的指导。对他们而言,技能大赛更像是一场专门为选手们传经送宝的盛会。

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今年的竞赛实操现场全部安排了双摄像。在煤质采制样工比赛现场,赛事组织者别出心裁地将现场画面直播到了选手观摩室,所有候场选手都能够在此观看他人的操作。现场工作人员西山煤电通风部二级专员张宇豪介绍说,煤质采制样对煤质化验精度的影响高达70%,而它最为关键的要求便是标准化作业。通过观摩学习,选手们可以取长补短,持续完善自己的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观摩室也为选手们搭建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大家可以在这里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共同进步。

无论是来自裁判和老师的指导,还是朋友、对手间的交流切磋,都让竞赛充满了活力与温度。在这里,竞技与交流相互交融,成为选手们提升技能的重要契机。

赛场之外,韩海明见到了老朋友,也结识了不少新面孔,他们来自不同的单位和岗位,他们汇聚于赛场,相互分享工作心得,探讨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案。大家相聚融洽,切磋技艺、交流学习,这种交流源于对技能提升的渴望,这种以武会友的氛围让选手们在竞技中收获了友谊与知识。


成长:从青涩迈向成熟


成长,是技能大赛赋予选手们宝贵的财富。它如同一颗希望的种子,在技能大赛这片肥沃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西山煤电举办了30多年技能大赛,见证了一代代选手从青涩走向成熟,大赛自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得更加成熟完善。

微信图片_20241012145913_副本.jpg

2022年,杜儿坪矿通风区仪器房维修工谢芳第一次参加西山煤电光瓦仪维修技术比武。那时的她,初出茅庐,面对复杂的光瓦仪,显得有些手忙脚乱。参赛后的两年间,她在岗位上每天要对20-30台光瓦仪进行维检,如饥似渴地磨砺技艺。在这个过程中,她遇到了无数的技术难题:某些零件的拆卸顺序容易混淆,一些精密零件的调试难度较大等。她凭借着对技术的执着追求,不断地摸索、尝试,逐渐从一个青涩的新手成长为岗位上的技术骨干。为了在今年的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赛前她更是每天拆装4-5遍光瓦仪,以至于经常拧螺丝刀的拇指和食指肿胀,指尖磨损到发光打滑。

西曲矿通风科仪器房维修工赵代兵也是第二次参赛。赛前在西山煤电通风部组织的培训中,他认真的学习态度给培训老师刘寨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遇到不懂的问题就积极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不放过任何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集训的三天里,他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一天能够拆装6遍光瓦仪,还用断了一把螺丝刀。

官地矿安监部职工曹斌在2022年的西山煤电技术比武中,荣获应急创伤急救第二名的佳绩。在随后参加的山西焦煤以及省里的比武中,他同样表现出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此次参赛,他的目标是再创佳绩,进一步为企业争光。对他来说,每一次比赛都是成长的机会,所以他在工作和训练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微信图片_20241012145107_副本.jpg

在西山煤电,这些在职工技能大赛中成长起来的人才,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正活跃在企业的操作、技术、管理等岗位上,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以及改革发展的中流砥柱。也许下一个马黎明般的工匠大师就会在他们之中脱颖而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能大赛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从最初的几个项目,到如今涵盖了多个领域的丰富赛项,技能大赛始终在契合企业的需求。根据公司安全生产“无监控不作业”的要求,今年的大赛新增加了视频监控工工种。这个新工种为选手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也体现着技能大赛紧跟企业发展步伐,不断创新的理念。

回顾大赛的发展历程,就像翻阅一部充满热血与汗水的奋斗史书。从参赛人数的逐年增多,到比赛项目的不断丰富,再到比赛规则的日益完善,技能大赛在一次次举办中变得愈发成熟。选手们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提升技能,实现了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他们用汗水和努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收获:超越个人的价值体现


微信图片_20241012151658_副本.jpg

收获,是技能大赛的最终目标,它不仅仅局限于个人技能的提升,更涵盖了广泛的价值以及对企业实实在在的正向回报。大赛所带来的收获,如同一座宝藏,蕴含着无尽的财富。

韩海明向笔者讲述了一个令人痛心的事故。那时矿山应急创伤急救尚未普及,当时井下有位工人突然被管子压住,工友们急忙将他背出井下,由于伤者是颈椎受伤,可能是当时的处置方法不当,最终不幸离世。这个悲剧让韩海明深刻认识到急救技能的重要性。后来,韩海明参加了应急创伤急救培训,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有一次,在井下作业时,韩海明队组的一位工友手指关节意外受伤。在确定伤处无异物后,韩海明凭借着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要求工友不复位、不冲洗、不消毒,并且第一时间捏住手指两侧止血包裹,冷静沉着进行处置,随后出井接受治疗。正是由于他的操作,工友的手指才得以恢复如初。正如韩海明所说,在煤矿这样的高危工作环境中,掌握急救技能往往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能为工友的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他参加比赛的初衷。

如今,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井下人员都配备有光瓦仪,它就是一把测定瓦斯的标尺,维修工的意义就在于让这个标尺时刻保持精准。谈及下一步的计划,西山煤电通风部二级专家刘文梅说到:“公司各个矿的情况不一样,像整合划转矿井技术相对薄弱,通过技能大赛,可以促进公司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保障井下作业安全。”

微信图片_20241012145053_副本.jpg

采制化的最终结果是煤炭销售结算的依据。通过对原煤生产和洗选生产进行采制样分析,能够掌握质量波动,便于在生产过程中调整技术参数,稳定产品质量。西山煤电270余名采制样工就是采集这些数据的第一道关口,通过不断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确保采制化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稳定产品质量、实现利益最大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技能大赛不仅是一场竞技,更是一次提升安全意识和技能的机会,以赛促学,能够让更多的选手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它就像一个充满魔力的舞台,每位选手在这里竞技、成长、收获,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企业和社会发展贡献着力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