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锚杆、锚索有如钢铁卫兵列队整齐排列,各类牌板、反光筒吊挂成线。走进山西焦煤西山煤电斜沟矿,整洁美观的作业环境让人感叹。这些体验源自该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改变和提升。
亮出底牌:亮剑问题 精准赋牌
“虽然被挂牌了,但是检查完我们不能在较短时间内知道结果,大家更关心的是考核分数,至于有啥问题却不怎么上心。”掘进五队干部职工向斜沟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人员反映。
这是发生在斜沟矿实行红黄牌管理制度以来进行现场调研时的一幕。此前,该矿主要针对采煤、掘进专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情况进行红黄牌管理考核,每月旬检打分,3次考核平均分低于90分的挂黄牌,连续2次黄牌则挂红牌。
如何提升红黄牌管理考核的指向性和及时性,考出优劣、考出成效,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翻开《斜沟矿红黄牌管理制度》可以看到,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范围拓展至通风、采煤、掘进、机电、运输、地测防治水等专业,分别列出26种执行黄牌、13种执行红牌的情形作为评定依据。这份负面清单为井下各专业、各地点、各环节、各岗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划定了“硬杠杠”。对符合3条以上执行条件、标准化工作滑坡严重的现场给予黄牌警告,并五定五落实限期整改,验收合格摘牌,不合格则停产整顿挂红牌;对符合1条执行条件的挂红牌,现场停产整顿,联合验收合格后方可摘牌。
思想觉悟一小步,行动落实一大步。在“事故可防可控”专题大讨论中,斜沟矿明确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实现事故可防可控的重要途径,画好安全基准线,才能实现本质安全。该矿完善升级红黄牌管理机制,从“以月考核”调整为“现场考核”,从“赋分挂牌”转变为“按问题挂牌”,探索出更适合自身的标准化之路。
今年1至2月,斜沟矿执行挂黄牌10次,58条问题得到现场整改,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
晒出明牌:聚焦现场 公开透明
“把牌子挂到井下去,让牌子发挥真正作用。”在一次队组包保工作中,斜沟矿党委书记、矿长侯利强看到被赋牌队组在会议室挂着黄牌,当即提出整改要求。
在23104综放采煤工作面“三员两长”牌处,一块显眼的黄牌引人注目。“从被赋牌队组人员到跟班管理人员,都能清晰看到哪家被赋牌、因何问题被赋牌,各级人员都把思想聚焦到问题上,把精力集中到整改中。”该矿安标办曹勇强说。
2024年10月3日早班,掘进二队人员作业时打设锚杆间排距大,既不合规定也不美观,当即被井下小分队人员严令制止、赋黄牌警告,并要求及时补打帮锚杆现场整改。掘进二队第一时间召开了队务会查摆问题,制定措施,组织全员学习岗位操作规程,考试合格率达100%,要求全员主动按标准转变,做到事事有标准、人人讲标准、处处达标准。他们还创新加工出一种新型量尺,相当于把“打设数据”直接精准卡到了锚杆间,有了“神器”助攻,再不用担心打设锚杆不合规了。
俗话说“家丑不外扬”。斜沟矿把红黄牌挂到现场,在井下亮相,就是让问题公开化、透明化,直面整改不回避、不遮掩。明牌之下,无遁形之处。不论是巷道成型的不规整,还是支护线性的偏差,都被记录在案、赋牌管理,成为整改的重点。每一次的整改,不仅是对“家丑不外扬”传统观念的一次颠覆,还是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一次深化。
走出好牌:全面提升 动态标准
质胜于华,行胜于言。“3月份出台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我们的标准化就是实实在在的标准,把标准化做在平时的具体工作中,不搞突击,不堆‘盆景’,切实做到动态达标。”安全管理部部长白瑞东说。
作为赋牌管理的补充,斜沟矿坚持正面引领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树立鲜明导向,实行两轮驱动、双翼齐飞,让“标准”与“不标准”赫然于眼前。通过创建高标准作业地点为典型引领,发挥辐射全局作用,确保标准化建设无死角、全覆盖,实现动态达标。同时,将钻探施工点、风桥施工等零星工程也纳入高标准建设中。在23106材料巷工作面,巷道成型、支护线性、物料码放、管线吊挂各方面都让精细化、标准化随处可见。18509皮带巷开关硐室、8号煤候车硐室等,在标杆示范的带领下,井下的“颜值”有了大变样,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从“局部高标准”向“整体高标准”全面延伸,实现了过程达标、动态达标。
笔者还了解到,该矿坚持“标杆引路、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整体推进”的思路,树牢重奖重罚的理念,依照考核结果严格兑现奖惩,最大程度激发干部的责任担当,助推工作作风转变。“ 3月1日早班,因为没有参与当班验收而被队里考核,不仅当天的生产绩效不予考评,考核结果还被兑现到干部积分管理中,真是丢了票子又失了分。”掘进五队生产副队长王平告诉笔者。
实干成就未来。2024年,斜沟矿顺利通过了国家二级标准化验收,这份成绩不仅助力他们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迈出坚实步伐,更是他们全面打造“安全规范、智能高效、精细管理”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斜沟样本”的生动注脚。
如今,走在井下各工作区域,巷道沿线管路、电缆吊挂平直、巷道底版干净整洁,各类管理牌板吊挂规范,处处彰显着该矿井的“高颜值”,映衬着高质量发展的“好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