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是中国三大煤炭主产区之一,这里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
早上 7 点,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官地矿井口的小火车站热闹起来,2000多名矿工轮班下井作业,保障着年均 390 万吨的产煤量。下井的火车需要坐个 50 分钟,接近地下400米的采煤工作面,光线越来越暗,温度越来越低,空气湿度也越来越大。井下有一些地方比较潮湿,不光是有水,还有许多煤尘,非常 脏。采煤中喷雾作业时刻不停,以降低粉尘浓度。
罗晓龙和他的同事们要在这样低温高湿的矿井里工作 8 个小时。罗晓龙说: “井下比咱们地面上平均都要冷,所以我们穿的都比较厚。井下需要干活,我们的秋衣秋裤一干活就容易湿。”
工作结束后,罗晓龙从井口上来,第一件事就是换下穿了一天的矿工服。他说: “因为井下环境就是脏的,所以你刚换的新的,一到井下马上就会脏了。”
矿工服早已湿透,还沾满了煤灰。过去这身又厚又重又湿又脏的衣服,让矿工们很烦恼。如今,罗晓龙他们的脏工服只要投入这个窗口,就自动进入了智能洗衣房。这个机器人有一 条轨道,贯穿了整个区域。机器人沿着轨道行进,衣服可以通过机器人运输到指定的区域。
一年前,这台机器人成了洗衣房里的新成员。每件工服的领里都缝制了一枚防水芯片,记录了矿工的身份信息和清洗状态,全程精准识别。罗晓龙只要刷下卡,就可以自动领取自己的工服。
“这次升级改造之后,我们在这个码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芯片,对应的芯片来取衣服。这个芯片是我们整个智能化系统的一个基础。”
除了智能洗衣,矿工们还用上了智能衣橱。湿度超过 90% 的工服放进去,新风系统自动启动烘干。衣橱里的三个传感器实时将温度、湿度、气味显示在电子屏上。4 小时后,衣橱内湿度已经降到了 20%以下。
孙传滨介绍说:“现在是用上下两个箱子,干净的衣服在上面的箱子,脏衣服在下面的箱子,但是它是有通风的。”服务矿工们的解决方案,来自孙传滨他们过往的行业经验。
“空调除湿的时候,或者是开着空调加热的时候,衣服自然就干了。所以我们灵机一动,用空调接到了几台柜子上,然后通过空调的空气能干燥的热空气和柜子里的湿空气进行对 流,不停降低里面的空气湿度。在夏天用除湿功能进行烘干,在冬天用空气能的加热方式去烘干。”
从自身完备的家电产业链出发,解决用户需求和痛点。孙传滨正不断做出新的研发,让一件衣服互联万物。
“不管你真正的衣服再怎么做,你只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衣物的干燥,一个是存储过程中不能产生异味。你怎么样让他穿一件干净的衣服,实际上也是他的另外一个需求。” 这家煤矿的工服送洗、清洁、烘干,被安排在了不同区域和楼层。孙传滨他们正在根据智能化洗衣的流程要求进行合理改造,把不同功能连接在一起。
“穿上这个衣服的时候,矿工们感觉有温暖的衣服贴身,所以他们非常满意,非常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