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运输作为矿井生产的关键环节,其稳定性对矿井生产效率至关重要。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官地矿针对皮带机尾储煤槽过低导致的卡扣、撕带问题,自主设计压带装置,以“小改造”破解“大问题”,实现降本增效双突破。
在井下皮带运输过程中,官地矿长期面临皮带机尾储煤槽过低导致的卡皮带扣、撕皮带现象。由于储煤槽与皮带机尾高度差不足,煤块易在机尾处堆积,造成皮带扣频繁卡滞。不仅加速了皮带磨损,严重时甚至导致皮带撕裂,造成经济损失。
为彻底根除这一顽疾,官地矿掘进管理部技术人员深入调研,结合皮带运行力学原理,设计了皮带机尾压带装置。该装置利用废旧钢材自主加工托辊座,将托辊固定在机尾,形成稳定支撑。通过托辊对皮带施加垂直压力,有效防止煤块堆积造成的皮带跑偏或卡滞。
此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单人即可维护,且压制精准,避免二次损伤。改造后,皮带运行稳定性大幅提升,撕带、卡扣现象近乎“零发生”。
以官地矿井下南大巷七尺皮带巷延伸项目为例,改造后的2部底运料皮带成效明显。皮带更换周期从1年延长至2年,年均节省2条皮带(价值8万元)。同时,该改造消除了撕带安全隐患,减轻了维护工作量,保障了设备运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