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泥筑梦 三代矿工的匠心接力

暮春时节,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屯兰矿里,通风区办公楼廊檐下,一群燕子正衔着春泥穿梭忙碌。它们清脆的鸣啼与矿区机械的轰鸣交织,为这座高瓦斯矿井注入灵动的生机。在通风区调度室内,37岁的调度组长杨军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监测屏幕,手中的笔在报表上飞速记录。这里既是他守护井下安全的“哨所”,也是他与师父、徒弟共同构筑的“精神巢穴”。

作为屯兰矿响当当的技术骨干,杨军的荣誉簿上硕果累累:全国技术能手、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山西省能源系统劳模、晋阳工匠……这些金灿灿称号背后,是他独创的“五步检测法”——这套精准到0.02%误差率的检测标准,早已成为矿区瓦斯监测的“黄金法则”。“屯兰矿瓦斯含量是普通矿井的三倍左右,每个数据都关乎着兄弟们的生命安全。”杨军指着跳动的监测数据说道,他深邃的目光仿佛能穿透千米岩层,直达巷道深处的每个隐患点。

微信图片_20250425161007_副本.jpg

(图左三为杨军,图左六为高彩峰。图为他们参加2021年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集训。)

2008年,刚满20岁的杨军拿着技校毕业证踏入矿区。面对井下蜿蜒交错的巷道、分布不均的检查点,这个初来乍到的小伙子一时不知从何下手。“是师父高彩峰带我熟悉每个检查点。他不仅教我用光学瓦斯检测仪排查故障,还毫无保留地把计算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的窍门传授给我。那时候,师父自己也是瓦斯员,在井下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耐心地教我用最精准的方法检测。”回忆起入行经历,杨军眼神中满是感激。正是这些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为他后来成长为行业骨干打下了坚实基础。

高彩峰的故事本身就是一部逆袭传奇。这位曾经的合同工,2009年,凭借扎实的技术,在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瓦斯检查工比武中荣获特等奖,第二年成功转正。此后,他一路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如今担任西山煤电晋邦德煤业通风部副部长。他的成功激励着无数像杨军这样的年轻矿工。

“对我们来说,技能比武就是改变命运的重要机会。我也想像师父一样做出一番成绩。”杨军坦言。2013年起,他积极参加各类技术比武。面对越来越高的难度和激烈的竞争,他也曾有过放弃的念头。“是师父一直鼓励我,帮我克服了重重困难。”在高彩峰指导下,杨军结合实践和先进经验,总结出更高效的故障排查法。2019年和2021年,他两次在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瓦斯检查工比武中,复刻了师父的辉煌,捧回特等奖。那一刻,师徒之间的传承有了最生动的注脚。

微信图片_20250425161025_副本.jpg

(图左为王晓虎,图右为杨军。图为他们在讨论光学瓦斯检测仪的故障排查。)

而这份匠心传承的链条仍在延伸。与杨军同批入矿的,还有他技校的同班同学王晓虎。起初,王晓虎从事通风工作,2016年转岗成为瓦斯员后,便向杨军拜师学艺。“我们既是同学,又是师徒,从瓦检仪操作,到工作面重点部位排查,再到瓦斯异常情况处理,都是他手把手教我的。”

一次,工作面瓦斯突然急剧增加,王晓虎赶忙打电话向杨军求助。杨军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沉着冷静地指挥:“这是揭煤时瓦斯涌出导致的,先加强通风,停止工作面作业,等瓦斯浓度降下来再继续。”这次经历,让王晓虎深刻体会到传承的珍贵,也更加坚定了他向杨军学习的决心。2023年、2024年,王晓虎连续两年在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瓦斯检查工比武中获得三等奖。“虽然成绩比不上师父,但通过比赛我收获了很多。”王晓虎感慨道。

如今,高彩峰、杨军、王晓虎师徒三代的“传帮带”,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技术层面。工作之余,他们常聚在一起,分享工作心得,畅谈生活点滴。“工作上遇到烦心事,大家一起吃顿饭、聊聊天,问题就解决了;家里要是有困难,一个电话,大家都会来帮忙。”杨军的另一位徒弟刘建国感慨地说,“这份情谊,比亲人还亲。”

办公楼廊道下,燕子巢穴的轮廓愈发坚实,恰似三代矿工用智慧与汗水浇筑的“安全堡垒”。他们将排查隐患的细致、攻克难题的执着,化作守护矿工生命的层层防线,让工匠精神如同接力的火炬,在巷道深处照亮煤炭行业的未来征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