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山麓的煤海深处,智能化采煤机切割出时代的火花。巷道尽头的光影里,一代代矿工用汗水浇筑出奋斗者的丰碑。
在西山煤电近70年的发展长卷中,傅昌旺“地球转一圈他上三个班”的拼搏、马黎明创新瓦斯检测仪器的智慧、梁里鹏智能化综采技术的突破,共同熔铸成“团结奉献求实进取”的精神密码。当全球能源革命浪潮奔涌,煤炭市场价格波动加剧,这份镌刻在矿灯里的精神遗产,正成为传统能源企业破局突围的硬核力量。
当前煤炭行业正面临供需关系调整、新能源替代加速的双重挑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同比增长8.1%,但下游产业用煤需求整体偏弱,市场下行压力持续传导。西山煤电作为山西焦煤的主力煤炭子公司,既要扛起能源安全“压舱石”的使命担当,更需在转型升级中蹚出高质量的发展新路。破解这道时代课题的钥匙,就藏在“保安全、稳生产、强经营”的作战图中。
劳模精神的当代书写,首在激活安全发展的“智慧基因”。从亢龙田“三严格”“四带头”的安全管理方法,到如今5G+智能巡检机器人24小时监测,安全理念的迭代印证着“向科技要安全”的进化逻辑。面对地质条件复杂、采掘接续紧张等现实困难,需要每位职工都成为“伏军式”创新者,让“实用专利”从井下“毛细血管”延伸至生产系统“大动脉”。当瓦检仪升级为智能传感器,锚杆支护演变为数字孪生模型,传统经验便插上了科技翅膀。
稳生产的持久战,需要锻造全链条效率的“硬核支撑”。傅昌旺连上三个班的精神在智能时代有了新注解——采煤机记忆截割系统让单日产量提升15%,4G巡检机器人实现主运带式输送机无死角监控。梁里鹏工作室改进的采煤机可编程自动截割系统,将设备空转率从8%压降至2%,相当于每年多产9万吨“效益煤”。这印证着“稳生产不是匀速跑,而是精准控”的新内涵:通过近一千个传感器实时监控,让智能化截割精度控制在0.3m内;依托大数据分析运行数据,设备故障率同比下降21%。当每个生产单元都像瑞士钟表般精密咬合,“稳”字就落到了每分钟的生产节拍里。
经营突围的关键,在于把劳模的“螺丝刀精神”转化为全员创效的聚能环。栗俊平当年用一把螺丝刀创造千万效益的故事启示我们:提质增效的密码藏在每个生产环节的毫厘之间。井下照明系统节能改造可降耗30%,矸石充填技术能减少排矸成本40%,这些金点子正等待新时代矿工开采。在“现金为王”的生存法则下,既要发扬秦斌青“锚杆理论”的深挖细抠,也要构建“全面预算—过程管控—刚性考核”的管理闭环,让每吨煤都带着效益升井。
站在能源革命的“分矸筛”上,西山煤电的破局之路映照着整个行业的转型轨迹:从出大力流大汗到知识型数字化的跨越,从单一采掘到循环经济的蝶变,不变的是“地球转一圈我上三个班”的奋斗基因。当劳模精神化作智能化工作面的数据流,变成精益化管理的关键项,转为绿色矿山的新图景,传统能源企业就能在时代浪潮中校准航向,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更多“西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