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儿坪矿:通风系统小改造 “治愈”煤泥沉淀顽疾

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杜儿坪矿煤运公司选矸队煤泥水闭式循环系统中,压滤机入料环节长期受一个顽疾困扰:浓缩池底流煤泥泵送入料桶后,一旦静置时间稍长或煤泥量过大,煤泥极易沉淀结块,导致堵塞、上水不畅。过去,面对这一问题,只能被动应对——放水稀释或用高压水管强行疏通。这不仅费时费力,还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增加职工劳动强度。

“那会儿真是头疼,几乎天天要和堵管子打交道。”回忆起改造前的状况,现场操作工师傅记忆犹新,“尤其煤泥浓度高的时候,守在桶边都提心吊胆。疏通一次,常常弄得一身泥水,还耽误生产进度。就盼着能有个一劳永逸的法子。”

如何变被动疏通为主动预防,成了选矸队必须攻克的课题。他们聚焦“煤泥沉淀结块”这一痛点,在压滤机入料桶现场开展技术攻关。经过反复观察和试验,最终确定解决方案:在入料桶内加装一套通风搅拌系统。

在改造后的压滤机入料桶旁,笔者看到新增的通风管道连接着深入桶底的喷头。选矸队技术骨干张彪向笔者详细介绍了其精妙之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这个可360度旋转的万向喷头。”他指着喷头解释道,“它能确保风力无死角覆盖桶内所有区域,特别是桶底边角那些最容易沉淀的盲区,也能被有效搅动,防止煤泥形成硬块。”二是管道上加装的手动风量调节阀。“煤泥的干湿程度变化很大,一刀切的风力不行。有了这个调节阀,工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风力大小,既避免了劲太大白白消耗能源,也杜绝了劲太小搅不匀、留有死角的问题。操作很简单,拧一拧阀门就行。”

这套藏在细节里的小改小革,将普通的通风装置升级为煤泥的“专属动态搅拌机”。在非打料时段,柔和而持续的风力驱动着煤泥在桶内缓缓流动、保持均匀状态。这样一来,煤泥就难以沉淀结块,从源头上减少了沉淀堵塞的可能。

自通风系统投入运行以来,成效显著:管路堵塞情况从过去“每天必见”锐减为“偶尔冒头”,堵塞风险直降80%以上;职工劳动强度也随之减轻,以往“每周扛工具清堵”变为现在“一个月才动一次手”;因堵塞导致的设备停机次数从月均5次以上降至“零记录”。

“效果实实在在摆在这儿。”选矸队队长郑彪在总结时感慨道,“我们把‘问题清单’直接变成了‘创新清单’——从喷头怎么转能覆盖死角,到风量如何调才最经济有效,每一个细节都围绕着‘好用、耐用、省劲’的目标去琢磨。”

如今,这套高效可靠的通风系统已成为选矸队煤泥水系统的标配。它证明,破解生产中的顽固痛点,有时并不需要高大上的技术,只要紧盯现场难点,用见招拆招的巧劲,就能保障生产流程顺畅,为降本增效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