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全力推进降本增效的攻坚阶段,山西焦煤西山煤电三聚盛煤业机电队巡查员唐巍,用一双巧手、一颗匠心,在设备维修中展现基层职工的担当。他凭借对技术的执着钻研和对成本的高度敏感,仅花费不到两百元,便成功修复冷干机控制面板故障,为企业节省近两万元维修开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强经营”的深刻内涵。
七月的一个午后,制氮机房的热浪裹挟着机器的轰鸣扑面而来。唐巍像往常一样巡查设备,突然发现冷干机控制面板显示屏漆黑一片,所有操作指令均无响应。他心里咯噔一下,当即向矿机电供应部上报情况,并第一时间联系厂家技术员。
厂家技术员到场检测后,给出的结论让在场众人都皱起了眉头:“控制面板核心组件烧毁,只能整块更换,维修费两万元。”两万元,对于精打细算过紧日子的矿井来说,绝非小数目。唐巍攥紧拳头心里盘算着:“矿上兄弟们挣的每一分钱都不容易,这钱不能就这么花出去!”
送走厂家技术员,唐巍一头扎进维修间。他从柜子里翻出泛黄的设备说明书,逐字逐句研读电路原理章节。密密麻麻的电路图在他眼中渐渐清晰,交错的线条仿佛变成设备的“血管”,指引他寻找症结所在。
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唐巍多次拨通厂家技术员电话。避开维修报价敏感话题,专注请教技术细节:“这个故障代码是不是指向集成板?”“不同批次元件替换需要注意哪些参数?”凭借专业而谦逊的追问,他从对方只言片语中捕捉到关键信息,最终锁定问题根源——一块可独立拆卸的精密集成板。
找到突破口后,唐巍立刻行动。他对照设备型号联系多家授权供应商,逐一核实集成板规格参数、生产批次和价格,反复比对确保产品真伪。经过三天的奔波比价,一块功能完全匹配的原厂集成板终于以不到200元的价格敲定。
到货当天,唐巍戴着沾满油污的手套,小心翼翼地拆开包装。他对照说明书上的安装步骤,结合与技术员沟通的细节,屏住呼吸进行接线、调试。半小时后,当控制面板指示灯重新亮起绿色光芒,冷干机再次发出平稳的运转声时,他才发现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手心的汗渍在螺丝刀柄上晕开了一片深色印记。
从2万元维修报价到不足200元实际支出,唐巍用省下的1.9万余元,为企业“强经营”写下了生动注脚。如今,他的故事成了三聚盛煤业班前会上的鲜活教材。“唐巍能做到的,我们每个人立足岗位也能做到。”职工们纷纷表示,要像他那样,从节约一度电、一颗螺丝钉做起,让“强经营”的种子在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