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曲矿:科技领航 人才助力 打造核心竞争力

微信图片_20250813173114.png

近日,在山西省煤矿工会组织的2025年全省能源行业“五小”创新大赛中,山西焦煤西山煤电东曲矿李鹏团队研发的《智能化储能电站在煤矿主通风机房的前端应用》项目荣获特等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东曲矿科技创新实力的认可,更是对其多年来深耕人才培养、聚焦提升科技竞争力的生动诠释。

科技引领,平台搭建促创新

微信图片_20250813144733_副本.jpg

东曲矿紧扣煤矿生产实际,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搭建起创新工作室、机电实训基地等多元化平台,推动科技从“少数人的探索”转变成“多数人的行动”。

在该矿小沙岩主通风机房,巡检人员掏出手机扫描设备旁的二维码,风机转速、温度等关键参数便实时显现在屏幕上。一旦发现异常,可立即拍照上传。这是东曲矿自主研发的大型设备巡检管理平台的日常应用场景。以往采用纸质记录时,容易出现漏检、数据不规范等问题,如今通过数字化手段迎刃而解。后台可视化大屏,让管理人员对设备状态一目了然,为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图片2_副本.png

更令人瞩目的是工业控制综合自动化平台的全面运行。这个被称为矿山“智慧大脑”的系统,以分布式网络架构串联起7个变电所、5个水泵房、14部固定皮带等生产子系统,打破了传统分散管理的“信息孤岛”。在控制中心,管理人员通过大屏幕即可实时掌握全矿设备运行动态,生产调度效率提升40%以上,人力成本降低近三成,成为东曲矿智能化转型的“硬核支撑”。

人才聚力,“传帮带”中见实效

 图片6_副本.png

“老师傅的经验加上新技术,解决了困扰我们半年的皮带跑偏难题!”一名职工的感慨,道出了东曲矿“青蓝结对”的实效。从生产中的“小改小革”到技术团队的“系统研发”,都离不开人才支撑。为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该矿构建起“机电矿长统筹协调、机电部长搭桥传艺、技术骨干带头攻坚”的三级联动机制,让老职工的“土办法”与新理论碰撞出火花。同时,该矿通过全员素质大提升,打出“培训+比武+实战”组合拳。培训实现按需授课、以教促学;比武则成为技术骨干崭露头角的“练兵场”。仅2024年,就有23名职工斩获山西焦煤以上级别荣誉,其中一名职工获全国综采维修电工技能大赛一等奖,彰显了队伍的过硬素质。

创新驱动,提案转化结硕果

图片1_副本.png

东曲矿架空人车2017年改造后投入使用,虽然已经按照国家标准安装了一级、二级安全制动,各项保护也很齐全,但由于驱动轮和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不够、张紧力不够导致钢丝绳挠度太大、乘车人员较多等原因,架空乘人装置依然有发生打滑、飞车的安全隐患。该矿运输5队技术员田少帅借鉴兄弟单位经验,提出在驱动轮和上下车点之间的驱动轮入绳侧和出绳侧各安装一台钢丝绳制动器,当检测到牵引钢丝绳运行超速,钢丝绳制动器对钢丝绳实行制动。制动器安装后,效果良好,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效益。

在东曲矿,每个岗位都已成为科技的“试验田”,每位职工都是科技效益的“创造者”和“受益者”。从管理层到一线职工,每个人都是链条上的关键一环。该矿形成了“小改小革有奖励、重大创新有重奖”的激励机制,近一年来累计收到职工技术创新提案200余条,成功转化实施70余项。

近期,《山焦西山聚焦提升成本、科技、市场三个竞争力加快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制定印发,东曲矿将在提升“三个竞争力”方面持续深耕细作、真抓实干,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