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地矿:科技赋能破题增效 智能革新筑牢发展根基

提升科技竞争力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官地矿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聚焦安全生产、效能提升、智能化建设等关键领域,通过刀头清煤器架、瓦斯泵供水报警系统、红外语音报警装置等技术革新,为矿井安全高效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刀头清煤器架,破解皮带清煤“顽疾”

2.jpg

顺槽皮带清煤作业中,高黏附性煤泥难清除一直是“老大难”。普通清煤器难以彻底清煤,导致顺槽皮带底托辊抱死、驱动滚筒打滑,增加设备维修成本,煤泥堆积还让皮带巷文明卫生难以达标。

面对这一痛点,该矿采煤管理部技术人员迎难而上,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试验,创新制作刀头清煤器架。目前,该装置已成功安装于井下18503顺槽、中六区右翼头部皮带及中六区左翼皮带等重点部位。实际应用中,它不仅彻底解决了煤泥残留问题,避免了频繁更换清煤器材料的麻烦,还在提升清煤效能的同时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保障了皮带巷标准化与动态卫生达标。

瓦斯泵供水报警系统,智能监测筑牢安全防线

1_副本.jpg

地面瓦斯抽放泵站是瓦斯治理的核心设施,高低浓瓦斯抽放泵站原有供水系统存在监测滞后、故障响应慢的问题。

官地矿自主设计并安装了一套智能报警系统,主体由空心钢管与铁板组合而成,通过螺丝牢固连接传感器。模块化设计是其一大亮点,挪移传感器时仅需拧下对应螺帽即可完成,且能保持方向不变,确保监测数据持续准确可靠。

系统依托物联网技术,在水泵、水管等关键部位安装高精度传感器,实时监测供水压力、流量等重要参数,智能判断系统运行状态。一旦检测到异常,立即发出报警,并同步将信息推送至监控中心及相关责任人手机,实现“秒级响应”,形成“感知—判断—预警”闭环。此外,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后期维护与功能扩展,显著降低运维成本。

系统投运后,高低浓度瓦斯抽放泵站供水故障响应时间明显缩短,设备非计划停机率下降,提升瓦斯抽放系统稳定性,降低了安全风险。

红外语音报警装置,安全引导减人提效

3_副本.jpg

工业车场蓄电车间内,蓄电机车承担着上下井职工及物料的拉运任务,需轮流进入蓄电车间充电。然而,该车间区域特殊,进出轨道与相邻轨道交汇,以往依赖信号员现场指挥通行,不仅人力成本较高,还存在安全风险。

技术团队自主研制了蓄电车间红外语音报警装置,由红外线传感器和控制器组成。当传感器检测到机车或人员的红外信号时,会自动转换为电信号传输至控制器。经系统实时判断,一旦识别到异常接近或潜在碰撞风险,装置立即触发语音报警,及时提醒作业人员注意避让或停车。

装置投用后,显著提高蓄电机车行驶的安全性,有效防范了机车及人员发生碰撞的风险。同时,替代传统人工信号引导岗位,降低了人力成本,优化了生产预算,为矿井安全生产和精益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从皮带清煤的“小改进”到瓦斯监测的“智能化”,官地矿坚持问题导向驱动技术创新,让一个个贴合生产实际的科技成果落地生根。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革新,不仅破解了生产瓶颈,更让科技赋能的理念深入每个岗位,为矿井高质量发展铺就了一条“科技增效”之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