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南能源集团永煤公司新桥煤矿选煤厂来了几位特殊的“指纹巡警”。它们不知疲倦、铁面无私,24小时“超长待机”,日夜盯守在洗选区域的关键地点。
9月2日,笔者走进该矿选煤厂原煤仓,一个透明的“箱子”映入眼帘。
“这个就是‘指纹巡警’。自从它上岗后,我们心里踏实多了。”新桥煤矿选煤厂安检科科长王书博指尖轻触箱内设备,一边演示巡检考勤流程,一边介绍着。
王书博口中的“指纹巡警”,是该矿继扫码巡检系统上线运行后,又推出的一项安全管理新举措——应用于选煤厂的指纹巡检考勤系统。这些安装在原煤仓下、原煤四楼、跳汰机、洗煤主厂房七楼、块煤仓上、装运四道、压滤厂房的指纹考勤机,成为巡检人员的“打卡点”。这并非简单的考勤,而是提升监管效能的无形抓手。
“过去巡检,更多的是靠人员的自觉和纸质记录,是否到位、是否按时,缺乏硬性约束。现在,巡检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留下自己的‘电子足迹’。”王书博告诉笔者,该矿将指纹考勤与现场巡检深度融合,出台了指纹机使用管理规定,实现对巡检人员的精准管理和监督。
“指纹巡警”的威力,体现在云端报表中。在8月24日的一份日报上,笔者看到,新桥煤矿选煤厂技术主办黄伟伟从9时14分到16时42分,在不同点位完成了8次打卡。指纹巡检考勤系统清晰记录了他的巡检路径,标记为正常。
“如果出现缺卡现象,指纹巡检考勤系统自动标记为异常。”安检科管理人员孟战永表示,“每月5日前,矿上会公示上月巡检结果明细,让任何一次漏检、缺检都无所遁形。”
新桥煤矿选煤厂以科技助力、制度保障、人员落实“三管齐下”的方式,构建起全流程、可追溯的巡检管理体系,有效杜绝了巡检流于形式、打卡代签等现象。
此外,新桥煤矿规定了管理人员每月赴选煤厂现场数量:生产科室分管选煤厂业务人员,赴现场总数为12次,其中中班、夜班各3次,且需实现5次全覆盖;选煤厂技术员及以上管理人员,赴现场总数为16次,其中中班、夜班各4次,且需实现10次全覆盖……“指纹巡警”的上岗,倒逼着各级人员深入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