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屯兰矿把教育培训作为矿井发展的基础工程,打造多种形式培训“套餐”,从构建“点线面”一体化培训格局入手,多措并举,发挥“点”的带动功能, 突出“线”的实效作用,抓好“面”的全员普及,逐步建立起了“点、线、面”结合,“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立体式培训模式,增强了职工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点”就是以技术人员为培训主体,开展培训。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突出实际、实用、实效,实施“精准培训”,通过开展“一人一策”培训方式,进行岗位专业知识、岗位作业流程等内容的培训,确保把重要的岗位技术、操作技能、绝技绝活传承下去,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断层问题,形成适应矿井发展新要求的技能人才队伍。
在“一人一策”活动中,制定实施“主体责任、分工负责、培训计划、培训报告、日常监督、专题会议、教育整改、评比激励”八项制度。选取工作经验丰富、安全意识强的老工人与新分配学生、工龄短、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的年轻职工结为师徒对子。队组首先对徒弟进行全面的“CT”扫描,了解他们的学历资质、兴趣爱好、个人特点,以及对所处岗位专业知识掌握的熟练度,然后对症下药,给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师傅选择适宜的培养方式,从思想状况、安全作业、技术能力、安全培训等方面入手,做到理论课堂和实训现场无缝对接,促进职工综合技能提升。每季度组织一次专题会议,分析总结本季度活动开展情况,结合自身实际将培训过程中的所感所悟进行交流分享。对各方面进步明显的师徒,将进行宣传奖励。
“‘一人一策’培训方式针对性强,职工岗位作业流程进一步规范,专业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徒弟‘三违’作业越来越少,工作中的一些疑难杂症很快就会被消化,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大幅提高。”屯兰矿综采一队书记郭瑞军说。
“线”就是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为主线,组织培训。坚持外输培训与内部培训相结合、短期培训与中长期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理论培训与操作演练相结合,按照“专业规划、区队实施”思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取分专业培训,一个专业一条线,多线并行,并督促、落实、考核。
推广首席岗位工、首席高级工程师、首席工程师、工程技术带头人制度,为他们发放相应的技能职务津贴,鼓励其立足本职,攻克工作中技术难关,发挥“传帮带”作用,培育技术能手。要求他们每季至少组织一次本专业的集中培训,培训人数不得少于20人。这种做法激发了职工立功建业的工作热情,拓宽了职工的发展空间,为矿井整体队伍素质的提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建立高彩峰、贾伟、宋晋文、赵辉职工创新工作室;设立电工、测量工、瓦检工、打钻工实训基地。屯兰矿职工创新工作室近三年来累计培训专业人才300余人,有30人取得高级技师资格,120多人取得中级技师资格,有1人获得了“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1人获得了“山西省劳动模范”和“三晋技术能手”荣誉称号,1有获得了“全国青年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工作室人员完成多项科研成果,科技攻关项目“屯兰矿大断面巷道沿空留巷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直接经济效益7700万元,“煤矿立风井备用防爆门快速复位技术及装备研究,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瓦斯爆炸事故的损失,两个项目均获得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面”就是打实“全员培训”这个基本面,夯实教育培训基础工作,促进职工整体素质的提升。屯兰矿坚持全员培训与矿井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原则,各部门分工协作,各级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制定实施本单位全员培训操作细则,全体职工共同参与,创新开展工作。据统计,2019年截至9月底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69期,培训人员17296人次。矿劳资科从实用和岗位需求出发,结合该科文化层次需要,举办互动课堂培训,推出“听课人”变为“讲课人”培训活动。活动中全员参与、全员主讲、全员听讲,每名讲课人都提前查询资料,精心备课,有效提高了职工自主学习积极性。
该矿大胆探索“互联网+安全培训”方式,自主开发微信培训考试系统,开设“微课堂”,职工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并进行考试。探索在培训过程中利用VR技术,将井下事故实景真实模拟,同时把职工在实际工作中的规范操作方法及流程还原,把一些分散的、不宜进行实际教学的设备虚拟到一个整体的生产环境中,做到真正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推行培训学分制,以此方式对全矿所有职工的培训工作进行评估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