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东曲矿员工服务站:如何成为职工的“暖心后援团”

微信图片_20250102142911_副本.jpg

薪资纠纷巧化解

2024年8月,东曲矿外运区二队职工小秦碰上了件烦心事。他发现,对比同岗位工友,自己这几个月的工资明显偏少,他怀疑自己遭到了不公平对待。带着疑虑,他找到队里核算员,一番理论下来,双方各执一词,沟通陷入僵局不说,小秦还生了一肚子气。

眼瞅着问题僵在那儿,小秦一跺脚,打算找矿领导讨说法。

东曲矿员工服务站得知情况后,主动介入,把小秦接了过来。工作人员边安抚情绪激动的小秦,边马不停蹄地召集小秦所在队的队长、书记、核算员以及劳资科室的专业人员。大家围坐一起,摊开工资明细、考勤记录,一项项仔细核对。原来,小秦因为去年家中状况多,频繁请假,出勤不稳定,队里此前酌情停扣了部分款项,今年工资正常后依规补缴,这才闹出了误会。工作人员当场重新核算,耐心地解释了每一个环节,并特意为小秦打印了详细的工资构成说明。

真相大白后,小秦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他握住服务站工作人员的手说:“太感谢了!要不是你们,这心结不知啥时能解开,这下我彻底踏实了。”

微信图片_20250102144437_副本.jpg

餐补落地暖人心

机电部偏远队组的餐补问题,曾是困扰职工许久的一块“硬骨头”。外一、外三两个队的风机房地处深山,距离矿区少来也有半个小时车程。看着其他同事能享受免费班中餐,他们却只能自行解决吃饭难题,时间久了,抱怨声此起彼伏。

员工服务站接到诉求后,立即将其列为重点攻坚任务,一场长达近半年的“战役”就此打响。期间,他们多次组织多部门联合会议,与后勤、财务、劳资等部门反复商讨。工作人员数次深入偏远队组实地调研,详细记录大家的需求和建议。积极向矿领导争取政策支持,经过层层审批,最终确定按照每餐12元的标准,为外一、外三两队组共58名职工发放了餐补。

餐补政策正式落地那天,机电部部长专程来到员工服务站,激动地说:“太感谢了,服务站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职工们可高兴了,工作热情都高涨了不少。”

微信图片_20250102142916_副本_副本.jpg

生活细节精雕琢

从舌尖上的食堂到下班后的宿舍,员工服务站对职工生活的关怀细致入微。

职工反映饭盒不实用,他们迅速行动,推动食堂开启“饭盒变革”。起初的普通大饭盒,饭菜混装,既不卫生也影响口感;随后换成干湿分离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就餐体验,但又出现分量不均的反馈。工作人员多次与食堂工作人员一同试验,根据不同工种职工的体力消耗,精准调整饭菜分量,历经三次优化,终于让职工满意。

在饮食口味上,同样不遗余力。就拿班中餐卤蛋换水煮蛋一事来说,起初食堂供应卤蛋是考虑到便于储存和分发,但职工们反映吃多了腻,且部分人对卤制品的卫生状况存在担忧。工会工作人员深入一采、二采等多个工区,发放调查问卷,与职工面对面交流。调查发现,超过8成的职工希望换成水煮蛋。于是,工会与食堂协商,克服了水煮蛋保存时间短、剥皮麻烦等问题,最终满足了职工的口味需求。

住宿方面,澡堂淋浴喷头堵塞、暖气不热等问题,在服务站持续关注下顺利解决。冬天,当职工们结束一天劳累的工作,走进澡堂,总能享受到充足的热水和温暖的室温,这背后离不开服务站一次次与后勤部门的沟通协调,以及对维修进度的跟进督促。

服务站的关怀不止于解决问题,更体现在主动服务上。新入职职工常遇迷茫,他们主动上门讲解福利政策、工作流程,补发应得物品。退伍军人诉求也备受重视,“八一”前夕,刚转岗到矿的退伍军人小李反映未收到慰问品,服务站迅速核实补发,还借机排查全矿区转岗退伍军人福利发放情况,确保无误。日常琐碎咨询,如公积金政策、矿区活动安排,服务站都耐心解答,职工们由衷感慨:“有问题去员工服务站,准没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