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煤炭行业职工职业技 能大赛瓦斯检查 工第一届的第二 名和第十届的第 一名均来自我们 矿,这是我们矿持 续举办技能大赛 结出的硕果。”7 月 31 日,山西焦 煤西山煤电马兰 矿技术副队长、第十届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瓦斯检查工金奖获得者阮超自豪地对记者说。 该矿持续 22 年的职工技能竞赛,托起了许多像阮超这样的一 线产业工人的“成长梦”,点亮了他们的未来和人生。
位于吕梁山东翼、汾河之滨,建矿 40 余年的国有重点煤矿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马兰矿是全省领先的智能化矿井。从 2002 年起,该矿每年举办一届的职工技能大赛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参赛工种逐年增加,近年来随着智能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新增了综采智能化集控工、综采智能化巡检工、云计算等工种。这种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建的技能大赛已成为该矿产业工人提升素质、提高技能、成长成才的一大平台。
据了解,仅 2021 年以来,该矿 3500 余人中涌现出矿级技 能竞赛“技术状元”“技术标兵”“技术能手”346 人,其中 获得集团级以上竞赛前六名的有 79 人,获得国家、省、市级 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以上的有 12 人。
“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因为我们在培养激励上给 足‘暖心包’,评价任用上用好‘指挥棒’,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人才培养、激励、评价、任用、保障等制 度机制,不仅重奖参赛职工,对获奖职工所在单位及牵头人、 负责人、辅导老师的奖励也非常丰厚。”该矿工会生产部长杨 军介绍。
“90 后”小伙阮超在 2021 年以山焦西山竞赛第一名的成 绩参加全煤行业技能竞赛,并夺得金奖。西山煤电和马兰矿两级给予他 10 万元以上的奖励资金,同时他也因此成功竞聘技术副队长岗位。
记者在马兰矿 2023 年技能大赛文件中看到:对在矿技能 大赛中取得前三名的选手分别授予 “技术状元”“技术标兵” “技术能手”称号,同时根据名次分别给予对等奖金奖励;对 在山焦西山及以上单位技能大赛中取得前六名的选手,分别记 一、二等功和授予先进个人称号,并按名次给予对等奖金奖励。
李海涛也是一名通过技能大赛成长起来的“90 后”,现任矿工程一区生产副区长。工作的第 4 个年头,他在西山煤电、 太原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分别获得锚杆支护工第一名,3 年后成为矿上最年轻的队长——掘进五队队长。他不仅将一个 “烂摊子”带成 “掘进先锋”,还改进了全国首台八臂智能化掘锚一体机的部分构造部件,为矿上建设首个智能化掘进工 作面作出贡献,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劳模、山西焦煤重大贡献 优秀劳动者。
“除此之外,我们矿为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职工发放技能津贴,并与工资挂钩,其中技能等级职工之间月工资差额达 2000 多元;将通过技能竞赛选拔出来的高技能人才全部列入优秀人才信息库和后备人才库,在评先评优及提拔重用时优先考虑,对获得西山煤电及以上技能竞赛第一名的操作岗位选手破格推荐晋升技能等级。”该矿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李卫告诉记者。
这样的评价“指挥棒”和激励“暖心包”,让该矿每年的技能大赛成为职工眼中的“香饽饽”,参与职工逐年增加。同时,高技能人才也呈几何式跳跃发展,在全体职工中的占比从 2021 年的不足三分之一到 2023 年年底的三分之二,其中在采煤区近 300 人中,高技能人才占到 70%以上;高技能人才担任 基层干部的有 80 余人,担任副队级以上干部的有 100 余人。
享有瓦检精“鹰”美誉的万孝利是马兰矿获得首届全国煤 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亚军的人,两年后成为矿上职工中唯一的 高级技师,现任防突区副区长,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 国十大杰出青年技师称号等荣誉。他依托“万孝利创新工作室”, 带领成员创新攻坚,申报国家专利 31 项、“五小”创新成果 400 余项。在他的培养下,成员刘彦生在全国煤炭行业职工职 业技能大赛中获得锚喷工冠军,韩志勇在山西省“五小”竞赛 中荣获一等奖,并获得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