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工人报】西山煤电深化产改赋能高质量发展

007.png

近日,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屯兰矿综采一队采煤机司机杨平强的工资又涨了。近年来,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深入推进产改,坚持薪酬分配向井下一线、生产一线和艰苦岗位倾斜,让职工在优化薪酬中增强获得感,井下津贴和夜班津贴连续几次上调,年功工资由原来的 每年 10 元增至 100 元。这是该公司深入推进产改的具体举措之一。 

近年来,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思路,通过开展全覆盖培训、全范围竞赛、全员创新,大力提升职工素质,持续优化薪酬分配机制,不仅工资向井下一线、生产一线和艰苦岗位倾斜,还加大劳模奖励力度,让职工既有荣誉又得实惠,为我省争当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军。 

着力开展全方位、全覆盖的职工培训。该公司建立起公司、矿(厂、公司)、区队(科、车间、班组)三级培训网络体系,坚持“实用、管用、有用”原则,立足岗位需求量身定制培训课程;发动管理尖子、技术大拿、岗位能手、劳模工匠等高技能人才领衔组建讲师团队,灵活运用实战教学、互动研讨、现场交流、导师带徒等形式,增强培训教育的吸引力和融入感。 2017 年以来,8274名职工通过培训实现技能等级提升。 

年年开展职工技能大赛,打造技能型产业工人大军。该公司组织劳模工匠、技能大咖开展“大师传帮带、现场育人才”活动,共享技术经验,提升操作技能;选拔优秀选手参加行业、省、市和山西焦煤各级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2017年至今,153人次参加国家、省级竞赛,47 人次获奖。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创新型队伍。该公司建成以马黎明等一批技术能手命名的省、市级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 28 个,成立“西山创新工作室联盟”,自主开发“创新工作室联盟线上攻关系统”,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交流合作实现线上联手、揭榜攻关、成果共享;推动开展“五小”竞赛活动, 2015 年以来上报“五小”创新项目 6249 个,创造经济效益 4.96 亿元。近 5 年累计投入技术研发资金 31 亿元,有效激发全员创新创效、万众创新的热情。 

持续优化薪酬分配结构,向井下一线、生产一线和艰苦岗位倾斜。该公司建立工资分配监管机制,惠及基层职工 5.6 万 人、井下职工 2.5 万人。健全完善工资分配会议制度、参与制 度、公示制度、监督制度,确保公开透明;加大劳模先进表彰奖励力度,让基层奋斗者、实干家既有荣誉又得实惠,既有“里子”又有“面子”。 

作为全总首批幸福企业建设试点,该公司高标准启动“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工作,全面打造职工生活幸福、环境良 好的“企业样板”。该公司残联“五建十帮”模式被称为国企扶残助残“中国方案”。

“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我们层层制订《产改实施方案》,设立 200 万元年度专项绩效考核资金,制订 《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考核办法》,建立‘31791’产改考核体系,联合组织人事部、党委宣传部等 13 个业务部门共同考核,实现产改工作全流程闭环管理,并创造性地提出产改特色工作考核,让二级单位各自申报贴合实际情况的产改特色工作,以特色工作为抓手,以点带面,推动产改工作落地扎根、走深走实。”该公司工会主席孙春生对记者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