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曲矿:“1+4+N” 模式培育新生代产业工人

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西曲矿,这座有着40年历史的老矿区,人才强企的新图景正逐步展开。随着176名新招聘大学生的陆续加入,该矿以“1+4+N”人才培养模式为抓手,凝聚新生力量,助力他们走好职业生涯第一步,全力打造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为老矿转型增添新动力。

一个核心:厚待新生力量

70cf0812dc81870efba2ea9ae34b4ae_副本.jpg

产业工人是矿山的根基,新职工培养关乎个人成长与企业长远竞争力。为此,该矿成立由党委书记、矿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部署相关工作,并制定“1+4+N”人才培养方案。其中,“1”即抓牢新入职职工全面成长这一核心,通过定制化的培养计划,助力他们快速融入煤矿工作并发挥专业优势。

为迎接新职工,该矿安排专人协助搬运行李、安排住宿,缓解他们初来乍到的紧张;举办欢迎会、座谈会,矿领导面对面交流,了解新职工的学历专业、兴趣爱好及职业规划,力求量身打造成长路径;邀请老职工分享成长经历和工作经验,增强新职工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四步淬炼:提升新职工素质

1e22b1b6d984989e80d3f4e3b92897c_副本.jpg

通过“入职培训—岗位实践—导师带徒—考核评价”四个阶段,该矿因需施教、精准培养,确保培训实效。

入职培训阶段,课程设置丰富多样。企业文化培训通过视频宣传片,展现企业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传递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安全知识培训由专业讲师结合矿井实际授课,树立“安全第一”理念,熟悉规章制度;操作技能培训采用实操演练与理论讲解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借助VR教培室等开展,助力快速掌握技能。

为打造“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该矿实行三个月一周期的轮岗制,让新职工在多个岗位上学习成长。在生产一线,跟随老工人从基础学起,提升操作水平;在地面单位,学习制度、财务、法律等知识,强化综合素质。同时,挑选经验丰富的资深职工建立导师库,精准配备导师,实行“一对一”指导,并由所在区队组织签订《师徒合同》,助力新职工从“门外汉”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

ed82294b01b60beb78bb46edefe47e6_副本.jpg

考核评价是检验培养效果的关键。该矿定期通过个人述职、专项考核、周期考核和民意测验等方式开展多维度测评,涵盖技能水平、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方面。测评结果作为岗位调整、薪酬变动的重要参考。同时,及时调整培养计划,帮助新职工补齐短板,确保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的发展路径。

N种手段:助推新职工成长

154158b28814250b78d3263193ff30f_副本.jpg

该矿综采二队新入职职工张梓豪在座谈会上分享道:“最初的军训是体能与意志的双重考验;军训后的团建活动让我明白,相互协作、信任才能保障安全生产;心理团体辅导让我认识到心理健康与身体素质同样重要;岗前培训加深了我对煤矿工作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肩负的责任…… ”

技能培训提升技能水平、团队建设增强沟通能力、创新竞赛激发创新思维、座谈交流助力职业规划、轮岗锻炼增强适应能力、心理辅导养成健康生活方式……通过这一系列举措,该矿全面激发激发新入职职工潜能与优势。

新入职大学生刘文卉、史宁被选派参加“山东能源杯”第七届全国煤炭行业会计竞赛,分别获成本会计岗位第八名、财务管理会计岗位第六名。2024年,西曲矿承办太原市第十三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液压支架工、井下安全检查工赛事,其中液压支架工选手斩获1个第一和1个第六名,井下安全检查工选手夺得1个第一和2个前六名。此外,该矿选拔青年职工(含6名新入职职工)组建电竞战队,代表西山煤电参加太原市首届职工电子竞技大赛,以全胜战绩夺冠。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非一日之功。西曲矿将继续以此为目标,在“严管厚爱”中推动职工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建功立业,为西山煤电在打造国际炼焦煤市场领军级企业进程中争做窗口示范排头兵贡献力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