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环境复杂,高湿、高温且瓦斯聚集,加之煤质和地质条件差异,各区域煤炭自燃发火风险差异显著。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官地矿南五采区8#煤层属二类自燃煤层,开采时,采空区遗留的煤炭存在自燃发火风险。
为消除这一安全隐患,该矿引入KJ428(B)矿用分布式激光火情监测系统,实现对井下易自燃区域的实时、精准、可靠监测与预警,提升了矿井本质安全水平。
作为官地矿首次应用的先进监测系统,KJ428(B)矿用分布式激光火情监测系统由测量、数据处理及网络通讯三部分构成。它能精准监测被监测区域的温度,以及CH₄、CO、C₂H₂等多种气体的浓度,并对监测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为火情判断提供科学依据。
该系统的测量单元采用分布式设计,可根据井下实际防火需求和风险区域分布特点,灵活设置多个监测点,确保重点区域无死角、全方位覆盖。同时,系统依据煤炭自燃发火规律建立科学合理的数学模型,深度分析测量数据,实现被测区域火情的提前预报、及时预警和有效预防,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地面调度值班人员可根据井下作业动态和风险变化情况,灵活调整各区域的测量频次和时间间隔,动态掌握环境参数的变化趋势,为科学决策和及时采取针对性防火措施提供精准、可靠的数据支撑。
此系统实现了监测过程的自动化与实时化,不仅大幅提高了监测效率和准确性,避免了人工测量误差,为提升矿井安全水平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显著减少了日常人工检测、设备维护及相关材料的消耗。经测算,该技术每年可为矿井节约成本超150万元,实现安全投入的高效回报,达成安全与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