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经济紧缩形势,屯兰选煤厂严格落实山西焦煤及西山煤电经营管控措施,以“降本、增效、提质”为目标,依托“人努力”推进全过程管理。通过细化流程、减少浪费、强化考核监督,精准提升介耗指标管理效率与质量。
细化流程:从“单一管理”迈向“系统管控”
屯兰选煤厂将介质粉管理视作贯穿采购、储存、使用、回收的系统工程。先后制定《2025年屯兰选煤厂介质指标》《屯兰选煤厂介质粉管理办法》等制度及考核办法,建立严格的介质粉入厂检验标准与流程。
“我们定期开展针对性培训,内容覆盖介质粉特性、设备操作维护、质量控制要点、成本意识等方面,明确各岗位职责。”综合办公室主任魏建军说。洗煤车间主任宁石茂表示:“厂里成立了工作领导组,层层分解责任,构建系统化、闭环式的介质粉管控体系。”同时,相关人员详细记录介质粉消耗、回收率、质量检测、设备运行等关键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找出优化空间,指导管理决策,确保全员参与、通力配合。
减少浪费:从“粗放操作”转向“精细管控”
“为减少操作过程中的浪费,我们部门与洗煤车间定期检查维护脱介筛筛板、喷水压力角度、筛孔尺寸,确保最佳脱介效果,最大限度减少产品带介。同时,建立科学的吨煤介质消耗计算方法,实时或定期核算,切实把考核落到实处。”生产技术部部长郭荣介绍。
此外,洗煤车间岗位司机精确控制合格介质粉流量和稀介质处理量,在保证悬浮液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介质回收效率,减少进入稀介系统的介质粉量。这些举措有效控制了洗选成本中占比可观的介质粉费用,保障重介工艺长期稳定高效运行。
强化考核: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
为扭转过去职工单纯以“不被罚”为目标的消极状态,屯兰选煤厂积极改革考核机制,优化监督方式。重新修订的经营管理考核办法,将介质粉考核由按月金额考核改为按季度实际消耗量单项考核,单价采用当月实际结算价,同时充分考虑煤质变化、设备状态、工艺参数等客观因素,更具科学性。
考核以数据为导向,督促车间提升操作水平、优化工艺流程;同步转为正向激励,对月度介耗指标优秀的队组给予奖励,并将指标层层分解至班组、岗位和个人,形成全员成本压力传导。这一系列举措极大调动职工主动参与介质粉管理的积极性,实现了从“要我管”到“我要管”的转变。
2025年1月至7月,屯兰选煤厂洗煤介质粉消耗同比降低628吨,节约成本64万元。通过紧抓介耗关键指标推进全过程管理,该厂实现了成本有效控制、工艺稳定运行,为经济紧缩形势下的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