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城底矿开掘准备队:锚定“三个竞争力” 实干破局创效

自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部署提升 “三个竞争力” 工作以来,镇城底矿开掘区开掘准备队紧扣成本、科技创新核心,将“四项行动”拆解为23项具体任务,在井下开掘筹备“前沿战场”抓落实、求突破,用实打实的举措蹚出队组创效新路径。

20250828085051_y08kq5at6h.jpg

成本压降:从“算总账”到“抠细节”

“过去算成本是‘大账一笔’,现在连一根锚杆的使用都要卡着定额走。”老班长赵师傅的话,道出了队里成本管控的“精细经”。针对开掘准备阶段材料消耗波动大的问题,队里先拉清单摸“家底”,梳理近半年的支护材料、设备配件消耗数据,锁定“工作面迎头支护锚杆浪费”“临时支护装置重复维修”等高耗点。随后推行“三定原则”:定人看管,每个作业面设“材料管理员”,当班消耗当班核对;定量领用,按开掘进尺算定额,超领需书面说明;定责回收,废旧锚杆、金属网回收率纳入班组考核。

2025年7月,通过“精准测算”,单循环少浪费锚杆2根,全月省材料费近2000元;5台废旧风枪拆解重组,盘活设备。如今队里“材料单耗”较行动前下降8%,这些“牙缝里省出的钱”,成了创效的“第一笔积累”。

20250828085205_pmwp94evo0.jpg

科技赋能:“老经验”碰“新工具”

开掘准备需“经验”加持,但困于“老一套”难敌新挑战。队里创新“师徒结对互学”机制:年轻职工跟着老矿工钻现场,学准断层走向、辨围岩特性的“火眼金睛” 本领;老矿工跟着年轻人啃书本,补新工艺理论短板。双向互学不到两周,便形成“老经验融新理论”的合力,职工吃透新作业流程,工作面创下“单班开掘进尺3.5米”的队组新纪录。

小改小革也挖潜不断。电工康师傅发现井下照明线常被挂断,给接线处加了个“弹簧保护套”,全队推广后,每月少换1捆线,还避免了断电误工。

20250828085225_yul0c0hnh0.jpg

管理提效:“任务单”变“责任书”

“以前干活是‘队长喊着干’,现在是‘自己盯着干’。”队员们的直观感受,源于队里的管理革新。此前分工“一锅烩”,常出现迎头支护和设备检修冲突;如今任务拆解到“人头”:队长抓总协调,副队长分抓材料、设备、安全,班组按作业内容定岗位,连勤杂工都有“文明生产责任区”。

为让大家“干得明白、比得服气”,队里挂起“积分榜”:材料节约达标加2分,设备检修及时加3分,锚杆间距超标扣1分,月底积分直接挂钩奖金。上个月支护班老张全月无材料浪费,积分第一,多拿300元奖金,带动全队干劲。前几天工作面掘进机故障,机电副队长从地面到现场不到1小时,比之前快了近半小时。

眼下,开掘准备队正朝着新目标迈进:编制《开掘准备作业手册》,探索材料“二次利用”,力争单耗再降2个点。队长成雪飞说:“提升竞争力不是喊口号,咱开掘准备是‘打前站’的,就得在‘细处抠、新处闯、实处干’,给后面的掘进队打好底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