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西焦煤西山煤电机电厂围绕“强经营”发展策略和提升“三个竞争力”工作部署,从老旧办公电脑升级改造入手,既省下大笔成本支出,又大幅提升职工办公效率,以小切口推动经营质效大提升,为企业发展减负赋能。
机电厂现有办公电脑350余台,超半数使用年限超10年。此前,老旧电脑长期困扰职工工作:开机要等3~5分钟,报表软件加载半天没反应,就连简单的文档编辑也时不时卡顿。“以前做月度生产报表,光等电脑打开系统、加载数据就要十几分钟,遇上急着报数据,真是急得直跺脚。”生产调度室李师傅的话,道出大家共同困扰。据了解,职工日均因设备问题浪费15~20分钟,不仅拖慢办公节奏,还间接影响生产对接等核心业务响应速度;更关键的是,这批老旧电脑的核心硬件仍有不少利用空间,直接淘汰更新需投入60余万元,不仅加大了成本支出,同时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面对这一情况,机电厂将老旧电脑升级改造作为推进“强经营”发展策略的具体实践举措,充分发挥“人努力”的主观能动性,统筹机电信息部技术力量开展攻坚。团队先深入各科室、车间调研,找准“机械硬盘读写慢、内存不足”的核心问题,最终确定“换固态+扩内存”方案——把原500GB机械硬盘换成256GB固态硬盘,2GB内存扩容至4GB,从根本上解决卡顿问题。成本控制上,单台升级的费用约为350元,且全程由内部技术人员完成,没花一分钱外部人工费,真正做到“花小钱办大事”。
改造完成后,效果立竿见影:电脑开机时间缩至30~40秒,软件加载速度快了2-3倍,多任务运行也毫无卡顿。“现在打开报表软件、处理数据一气呵成,做报表的时间比以前省了近一半,再也不用为电脑慢发愁了!”财务科焦师傅笑着说。从经营成效看,改造成本较新机采购降低90%以上,这些资金可投入生产技术升级、市场拓展。同时,自主改造不仅锻炼了技术团队,还探索出老旧设备复用路径,契合科技核心竞争力要求,电脑使用寿命预计延长3~5年,充分盘活现有资产。
为让成果持续发力,机电厂将分批次推进剩余电脑升级,优先保障生产、财务等核心岗位;还专门建立相关台账,定期评估设备性能,今后优先通过升级、优化延长设备寿命,节约成本支出。接下来,机电厂将继续以“三个竞争力”为指引,围绕矿用机电修造主业,在生产、供应链、服务等领域寻找更多“降本提效”突破口,用务实举措夯实“强经营”发展策略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