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焦煤西山煤电东曲矿聚焦“一通三防”关键领域,创新实施多维度成本管控举措,持续提升成本竞争力。2025年1—7月,该矿在通风材料、防尘防灭火、通风仪器仪表及配件三大板块成本支出均大幅低于计划占比,以“精耕细作”的管理模式,为矿井高效运营注入强劲动力。
“一通三防”作为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其成本管控既要保障安全标准不降低,又要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东曲矿从物资管理、流程优化、源头设计三个维度精准发力,打响通风材料成本“瘦身战”。针对边远地区长期闲置的风筒等物资,该矿建立精细化台账,明确物资存放位置、使用状态及可复用次数。通过统一归集、分类检修,1—7月累计回收复用风筒300节,直接节约资金43.8万元。同时,结合矿井生产计划动态调整工程时间节点与巷道施工频次,避免“超前投入”与“重复施工”,从流程上减少无效支出。此外,该矿从设计源头优化通风设施布局,确保每一处风门、风桥的建设都贴合实际需求,杜绝因设计不合理导致的资源浪费。数据显示,1—7月该矿通风材料费支出仅占全年计划的32.54%,成本管控成效显著。
在防尘防灭火成本控制上,东曲矿以“能省则省、能复用则复用”为原则,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降本路径。该矿通过优化防尘工艺,在确保井下粉尘浓度达标的前提下,未投入泡沫降尘剂及添加装置;加大对气水两相喷雾等现有防尘设施的检修与复用力度,对回收的喷雾设施逐一拆解、清洗、更换易损件,确保修复后性能达标。1—7月累计回收复用喷雾40道,节约资金24万元,防尘防灭火成本支出占全年计划的比例低至5.98%。
通风仪器仪表及配件的稳定运行,是“一通三防”工作精准开展的基础。东曲矿针对传感器、便携仪等关键设备,建立“故障诊断—精准维修—性能测试—台账更新”全流程管理机制。通过优化维修流程、提升维修技术水平,持续提高设备维修复用率。1—7月累计回收复用传感器、便携仪等设备20个,节约资金18万元。此举通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了新设备采购投入,实现了“以修代换”的成本优化目标,相关成本支出仅占全年计划的11.25%。
据了解,东曲矿将持续推进“一优三减”工作,通过简化通风系统减少设备与人工投入;引入密闭构筑新工艺,预计可节省人工费用约5万元。同时,该矿还将构建“使用—回收—修复—再利用”的闭环管理机制,明确掘进面风筒复用率不低于50%、喷雾设施回收复用率不低于70%的硬性目标,以更严格的标准、更精细的举措,持续提升“一通三防”成本竞争力,为矿井高质量发展筑牢成本“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