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厂巧思破解高位操作风险侧记

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机电厂辅运车间里,行车吊运声与设备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日常生产律动。

一次安全巡查时,管理人员注意到:中部槽修复堆焊专机与双机器人焊接工作站作业时,职工需近距离观察焊枪状态,监控熔覆或焊接过程。而原有的作业站位空间狭小,脚下也不稳。“每次看他们探着身子,我这心都跟着悬一下”。这“悬心”的场景,正是该厂在干部走动式管理中发现的高位操作安全隐患——人员处于“高处不胜险”的境地,亟待解决。

库存物资“变形记”:从“闲置品”到“守护者”

发现问题只是第一步,如何破解才是关键。购置全新的安全平台需要定制,成本高。辅运车间的解决办法充满了“人努力”特有的“修造”智慧:向库存要效益,用巧思保安全。

一场库存物资的“变形记”悄然上演。那些沉寂在库房角落的金属方管、钢板等,被赋予了新使命。车间技术骨干量尺划线、挥洒焊花,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目标:为工友筑起一道看得见、摸得着、靠得住的安全防线。

于是,一套完全自主设计、制作的三层阶梯式钢结构操作平台,如同一位沉默而可靠的“钢铁守护者”,稳稳矗立在两台设备的双侧。

细节里的安全坚守:每一处设计皆为周全防护

微信图片_20251118153504_副本.jpg

该操作平台远非简单的钢结构组合,其每处设计都体现了对安全规范的严格遵循与对操作人员的人文关怀。

平台的护栏结构展现了坚实的防护能力。采用金属方管焊接成紧密的网格状框架,并通过满焊工艺与设备主体及平台底座牢固连接,形成完整的刚性防护体系。这种结构能够有效承受意外碰撞产生的冲击,确保护栏稳固可靠,为操作人员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阶梯设计同样凝聚了周密考量。踏步板采用带有凹凸纹理的金属材质,增强了防滑性能。每级踏步的高度与宽度均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保证人员上下平台时步伐稳健。阶梯两侧配备的连续扶手,为人员上下过程提供了额外的平衡支撑,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性。

最体现设计巧思的是第三层平台的特色处理。在平台左右两侧各增设30厘米高的小台阶,既方便人员一步跨上设备上的行人通道,又不影响主平台操作,这个看似细微的设计,实则在有限空间内实现了安全性与便利性的统一。

此外,车间还对设备边缘的行人通道进行了拓宽。这项配套改进不仅保障了通行顺畅,也为日后设备检修预留了充足空间,展现出安全管理的系统思维。

职工心声:“心里踏实了,手上活儿更准了”

微信图片_20251118153517_副本.jpg

新平台投入使用,最直接的感受来自一线。

中部槽修复堆焊专机的操作人员蔡师傅,用力踩了踩崭新的防滑台阶,双手握住护栏使劲晃了晃,纹丝不动。他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这家伙,结实!以前站上面心里直打鼓,老得分心注意脚下。现在好了,跟站在平地上一样稳当,可以踏踏实实盯住熔覆的质量了。”

操作双机器人焊接站的曹师傅则对“小台阶”的设计赞不绝口:“这设计绝了!上下特别顺溜,不别腿不挡道。车间真是把咱们干活儿的每个动作都想到了前头。活儿干得安心,焊缝质量自然就更上一层楼!”

从一颗悬着的心,到一个智慧的构思;从沉睡的库存物资,到守护安全的坚实平台。机电厂辅运车间这一“变”,改变的不仅是作业环境,更是人心的凝聚。这个小平台,筑起的是大安全,撑起了职工沉甸甸的信任与安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