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工人报】马兰矿:班中餐里的幸福味

“一天分8时、9时、11时、14时、18时、20时、21时、22时8个时段做8顿饭,供应千米井下700余人的班中餐。”8月10日8时,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马兰矿配餐中心的厨师李政权向记者介绍自己的工作。


走进该配餐中心,配菜大姐们正忙着准备第二顿班中餐的食材,现绞好的鲜肉馅,切成丁的朝天椒、青红椒,泡发好的梅干菜、萝卜干被整齐摆放在配餐台上。


“我们的职工来自全国各地,南方人、北方人都有,湖南人不少。我们马上要炒的就是湖南小炒——外婆菜。”炉灶前,54岁的李政权一边准备调料一边说。作为厨师班班长,他是持有烹饪高级工证书的大师傅。


起锅烧油,下入各样配菜、调味料翻炒,片刻,菜香味便扑鼻而来……“炒大锅菜和点菜不一样,得兼顾大部分人的饮食习惯。这道外婆菜里面的青红椒和朝天椒都是调整过比例的。我们自己先试吃,再收集意见改良,才确定下来。”李政权介绍说。


伴随着推进智能化矿井建设的铿锵步伐,马兰矿做优民生实绩、增进产业工人福祉的工作也在稳健推进。该矿将关爱落在“食”处,选购食材好中择优,一日内主食不重复,一周内菜品不重样,丰富职工班中餐。


边云伟是马兰矿掘进五队的班中餐送餐工。8时半,他来到配餐中心,从消毒柜里拿出饭盒摆放到取餐窗口后,就提4个水壶到开水房打水。“这个点下井,生产班的弟兄们带的水也都喝得差不多了,热水一定得足量供应上。”边云伟说。


核对好当天要送的16份盒饭,把装满盒饭和水壶的保温餐包绑扎牢靠后,边云伟背起超过25公斤重的“行囊”与各队组送餐工排队乘坐罐笼下井,然后绕过巷道来到大巷,乘坐20多分钟人行车,再穿过漆黑的巷道及两道风门后才能到达掘进五队的工作区域———南五下组煤盘区18505工作面。


“看着工友们狼吞虎咽地吃饭、喝水,我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边云伟说,“特别是听到职工说‘饭还挺热乎的’‘今天的菜正合我口味’‘就等你续热水了’的话语时,我是真的高兴。”


“工作面湿度大、温度高、风量还大,穿上衣服闷热,脱了又冷,就靠喝热水补充能量。我们每个班的职工下井前都带着保温壶,送餐员每次都会给续满热水。”掘进五队队长李海涛说。他所带领的掘进队生产班是12小时制,要在井下吃两顿班中餐。


“主食热菜不必多说,卤蛋、鸡腿、火腿,甚至老干妈酱都能吃到。”说起班中餐的变化,李海涛打开了话匣子,“和我刚上班那时比,现在矿上班中餐的变化是大家看得见、吃得着的。我就吃上了建议增加的肉沫土豆丝盖饭。”


“我们每人的餐标是20元,班中餐只要13元,剩余的7元还能入卡在超市消费。咱这班中餐已经吃出了满满的幸福味。”李海涛由衷地说。



返回顶部